江西放生鸟,放生改变相貌脸型

时间:2022-12-23 16:37       来源: 未知

净土法门法师:为何鬼道众生能知道前世

问:现世的亲人死后如转入鬼道,能知道我们是他前世的亲人吗?如果可以,为什么换了道都能知道?请法师开示。

答:这是每个道的果报不一样,果报不相同。其实人道也知道,你也知道。你为什么不知道?因为你现在在人世间这么多年,受了很多的污染,你不知道了,把你的能力丧失掉了。有些特异功能的人他知道,不但知道自己,他也知道别人,你问他为什么?他的心没有被污染,心清净就有这个能力。我们也曾经问过,他也很坦白的告诉我们,你们这个能力能永远保持下去吗?他说不可靠,大概三十、四十之后就没有了,为什么?染污多了。有这种能力在什么时候?最好的时候都在二十五岁以前,还没有受到染污,一受到染污就完了。现在的人连小孩这个能力都没有,为什么?小孩生下来之后,天天给他看电视,电视的染污就把他这个能力破坏掉了,清净心没有了。所以要晓得,鬼道的时候能知道。

你看美国魏斯医生的几本书,他出了四本书,他用催眠的方法让一个人回到过去世,回到前生,回到再前生,他自己都能说出前生的状况。由此可知这是人的本能,在佛法讲,六通都是人的本能,本能为什么失掉了?就是你妄想杂念太多。所以妄念少的人,心地清净,这个能力很容易恢复,这是讲修行,容易恢复。有些烦恼很轻的人,他就有这种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他可以。一般在佛法讲,这种人到世间来多半是夺胎的,他母亲怀孕的时候是另外一个人,因为母胎里头很痛苦,是另外一个人。另外这个人他一出生就死了,这个神识就借着他的身体就来了,他对于过去的事情全清楚,一点都不模糊。真有这个事情,我们在报纸新闻里头,杂志报导里头看到的有,知道过去世的事情。还有很多现前的例子,有很多同学把这些资料、资讯剪下来送给我,我都看到。(净土法门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七十八 2007/9/7)

生日放生有什么讲究吗

念佛时,经常有很多的恶念

新余哪里有地方适合放生

问:下面一个问题,我在念佛堂念佛时,经常有很多的恶念,比如看佛像时,就想我为什么要拜你!有时还谤佛,产生淫念等等好可怕!请老法师慈悲救救我。
净土法门法师答:这些问题不是你一个人有,有的人很多,为什么会有?这是宿世今生习气在作祟。你不想降伏它的时候好像没有事情,其实它是在动你没注意到。现在念佛了,要修行、要静下来,它突然好像都冒出来了,要晓得平常就是这个样子,是你没注意到。这一注意到,你才晓得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这些烦恼习气是多么的深,多么严重,怎么样?不知道!到念佛堂念一念佛,在止静全跑出来了。不是这个时候才跑出来、这个时候才有,还有些人不敢念佛,为什么?那不是的,那完全误会了。你念佛静下来才发现它这么多,不念佛的时候它还是这么多,没有发现,这个道理要懂得。发现怎么办?不要理它,佛经上如是教我们,祖师大德教我们不要理它。把你的整个精神意志集中在佛号上,「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忆是心里想佛,口里念佛,身拜佛,为什么要拜佛?就是消除自己这些业障。我不拜佛、不念佛,这个业障没办法控制,所以这就是最好的方法。多听经对你有很大的帮助,为什么?断除你的疑惑,多听经是明理,听经对初学的人最大的作用就是断疑生信。经听得少你怀疑,你的信心不够坚强,你会被外面境界转。经听多了道理渐渐搞明白,外面境界就转不动,你自己才能做得了主,不为外境所动,你才能坚持原则,才能成就道业。

面对抑郁必须见到自己的执着然后放下自在

  就容易起“执著”造成伤害。有人把脾气发在无辜的人身上,有人受不了心头剧烈的郁闷而自我麻醉或甚至自杀。依四念处的修行法看,这就是因为人没有把“受念处”修好,充分看清那只是自己的一个“感受”。人往往不自觉地把一东西扩大,使自己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许多一时作出激烈行为的人,事后皆颇后悔地看清了自己当时只是深陷于一种情绪中。以佛教的修行看来,所谓“修行”是不能靠事后才看出的。修四念处当养成一种习惯,要事事在当时就看出来,当时就不为它所惑才行。

  一个感情丰富的人,生活中往往有许多感受。有感受和充分看清自己有那个感受,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修四念处并不是要我们对任何事有感受或没有感受,而是当任何感受发生的时候,我们该充分察觉那一种感受发生了。充分察觉并不只是意味着知道其存在,除了知道其存在外,还必须对和那一个感受相关的一切可观察到的事实充分了知。例如那一个感受的强度是强还是弱?是强则我们该了知那是强,是弱则我们该了知那是弱。再如那一个感受是长还是短?是长则我们该知道是长,是短则我们当知是短。如那个感受已灭去,则我们当知它已灭去。

  故四念处所谓的“观照”,并不只是知性上的知道其存在而已。如果一定要说它是“知道”,则这个知道是一个有“持续性”的了知,是一条线而不仅是一个点。

  常有人会问:“知道又怎么样呢?”答案很简单:知道或察觉本身,就有“离执”(远离执著)的作用。而佛教中所谓的“执著”,正是佛所发现众生苦恼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初学佛法者而言,“执著”是一个需要解释的佛学语句。它是一个含义较广的词,其意义是“于事实不了知,却坚执不放。”和我们一般所谓对理想或爱情的执著,并不完全一样。在一般人的了解来说,人有自己的理想而不肯放弃,在任何困难的情形下皆不屈不挠,坚守原则到底,这可被称为执著。但在佛法里,这却不一定是执著。佛法里讲的执著,一定意味着“于事实不充分了知”。不了知却用了许多力气,坚执不放,把自己或别人弄得很“累”,就是执著。依佛法来看,一个人若充分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对自己的理想了知且坚守不放弃,我们称这种现象为“精进”,而不称作“执著”。

  但话说回来,大多数的人们是不是皆充分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呢?这是一个问题。我不想在此对此问题讨论太多。总之,在原则上说,佛法的执著一定意味着:(一)无明(于真相不了知);(二)用力(心力或身力,以坚执为相)。

  例如有人明知吸烟有害,却嗜于吸烟,想戒却总不开始,以致对身体造成损害。在这个现象里,我们可以看见一个人对烟草及由吸烟造成的感觉的一种“执著”。这个人虽然知道烟草有害健康,但他仍对某些真相没有充分了知。他主要没有了知的,是他本人在内心一股对吸烟及吸烟那种感觉很强的“贪著力量”,那个力量就是执著。人虽然知道尼古丁有害,但是这个“知道”仍不能解决问题。佛法认为真正的问题不在尼古丁,而在吸烟者本身对尼古丁的“执著”。

  吸烟者如欲戒烟,一定要能见到自己的那个“执著”,才算是成功地掌握了四念处在此处修行的要点,而且不只仅是蜻蜓点水式的见到。要能使那个观照的力量持续不断地对执著本身作用下去,才是四念处修行的旨要。真正的修行人,是有着坚强决断的大勇猛力的,不达到苦的止息,绝不终止。

武汉适合放生的河流推荐

  相对说来,看清因执著而造成的现象(如嗜烟)较容易,但看清执著本身就较难。就好像有风在吹,看到因风卷起的尘埃(即风沙)较容易。但若没有尘埃,就不容易看到风。必须用皮肤去感觉才会知道有风。执著也一样,像一阵风。眼睛只能看到因执著而起的“尘埃”(即现象),而执著本身用眼睛是看不到的。众生必须用自己的“慧眼”,也就是四念处所用的“觉性”,才能知道其存在及情状。

  修行人必先看见执著,才有修行的下手处,否则用功大多白费力气。这就好像有人背了一样重物,觉得很累。他一定要看出自己很累是因为背上背了一样东西,才知道如何把它放下,得到轻松。否则任他在心里作任何的观想,口中作任何声音,手脚作任何姿势,皆没办法减轻负担。佛教中主要讲的智慧,并不是一样很玄的事,只不过是用自己的慧眼去看出自己很累的原因(如背上的重物),然后放下得到自在罢了。

八月初一放生有什么讲究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