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这个单元要进入的是声闻菩提的概说。我们前面已经对佛法的整个概论,去作了一个简单的说明。那何谓佛法呢?佛法必须要函盖佛菩提道与解脱道;解脱道就函盖了二乘菩提,也就是缘觉菩提与声闻菩提。缘觉菩提的部分,我们后面会作详细说明;我们今天要进入的是声闻菩提,要对声闻菩提作一个简单的说明。
何谓声闻呢?何谓菩提?什么又是声闻菩提?所谓声闻,就是闻佛音声说法,或闻已证解脱圣弟子的音声说法。说什么法呢?说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意涵。也就是,透过对闻佛的音声,或是闻已证解脱圣弟子的音声,说色、受、想、行、识五蕴诸法,说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乃至于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十八界诸法,乃至于说眼、耳、鼻、舌、身、意六个入处的声闻解脱道的法,这个就是声闻之义。那什么叫作菩提呢?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我们前面已经说过,觉悟有三种的觉悟:一个是佛菩提的觉悟,一个是对于缘觉菩提的觉悟,第三个就是声闻菩提的觉悟。我们这里说的说声闻菩提,所以这个觉悟是声闻菩提所悟的内容。声闻菩提所悟的内容,就是一切有情的蕴、处、界没有真实我。也就是说,声闻菩提透过对于蕴处界的思惟观行,而实证没有一个真实的我,没有一个真实的蕴处界我存在,这样子而证悟声闻菩提。所以,所谓声闻菩提,就是经由听闻佛或是圣弟子的音声来说法,而觉悟一切有情的蕴处界没有真实我,而进而断我见、我执,成须陀洹乃至于阿罗汉果,称为声闻菩提。所以,所谓声闻就是,透过佛或是已证解脱圣弟子的音声说法,来觉悟二乘的人无我,来证悟没有蕴处界诸我的这个我,这个就是声闻菩提。
那声闻菩提的修证,与行者的利钝或五盖的深浅它是有关系的,那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为什么声闻菩提的修证,与行者的利钝跟他的五盖的深浅会有关系呢?这个关系又分为哪几种状况呢?
第一种是,如果是属于钝根的人,他必须闻佛或圣弟子说法以后,但是他不能如实解义;但必须在听闻佛或圣弟子说法完以后,必须要在静处思惟,而且必须进而分析辨正,如是理解以及确认佛所说的蕴处界空,进而断我见或是我执,乃至于证声闻菩提。这个是钝根人,必须要经过佛或是圣弟子说法完以后,因为没有办法如实了解佛或是圣弟子所说的这样子的义理,所以必须要在听闻佛或圣弟子所说的法以后,在静处思惟,乃至于详细地思惟,详细地分析辨正;这样子的理解,这样子的确认佛所说的蕴处界空,才有办法断除我见跟我执,来证声闻菩提。
另外一种是五盖深重的人。什么是五盖呢?五盖是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还有疑盖。五盖深重的人,不但必须要闻法思惟以后,而且必须在闻法思惟以后,在历缘对境当中,藉着闻、思所得慧作种种的观行,以至于断我所执,乃至于断我执而证声闻菩提,这个是五盖深重的人。所以,五盖深重的人,除了闻法思惟,而且必须在闻法思惟以后,必须要在历缘对境当中,也就是说在行住坐卧各种境界当中,藉着闻、思所得的这个智慧,来作种种的观行;透过这样子闻、思所得的智慧作种种的观行,才有办法进断我所执还有对我执的执着,这样子才有办法证声闻菩提。
另外一种是慧强而无盖者,也就是说慧力比较强,而且他是没有五盖的,他的五盖是比较薄的。这种人的话,必须要闻佛或圣弟子大略的说明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空的道理,马上就可以成为慧解脱的阿罗汉,不必经过详细的思惟。闻说法音而证解脱果,并不是由自己自觉自悟,所以说名“声闻”菩提;因为他是听佛音声或听闻解脱的圣弟子的音声而获得的解脱,这个跟缘觉他因为观察十二因缘、观察因缘法而自觉自悟,这个是不一样的。
那还有另外一种状况,如果这个慧强而无盖的人,他原来已修成四禅八定的话,修成四禅八定,三界有爱已经完全降伏,五盖已经灭除了,只剩下什么东西呢?只剩下因为我见还没有断除的缘故,所以就没有办法证解脱。这种人,只要闻佛或圣弟子大略的对他说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空的道理,他不用经过深度的思惟,马上就能够成为定解脱的阿罗汉;兼具慧解脱及灭尽定的缘故,所以又称名为俱解脱阿罗汉。
另外一种情形是慧劣盖轻的人,也就是说慧力比较羸劣,但是五盖比较微薄的人。这种人的修行状况是怎么样的一个修行状况呢?这种人,他不但需要闻佛大概说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空的道理,而且必须要圣弟子为其详细地分析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然后才能够通达,通达之后才能够成为慧解脱的阿罗汉。所以,慧劣盖轻的人,他不但需要闻佛之略说蕴处界空的诸法,而且必须要经过圣弟子为其详细分析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诸法。这个在《阿含部》里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慧比较羸劣的人,经过佛略说蕴处界诸法以后,尚须经过像舍利弗、目犍连,像诸大阿罗汉,为他们再详细地分析四圣谛还有十二因缘、八正道的这样子的正理;然后必须要再独处一个静处——在阿兰若处,在阿兰若处静处思惟,经过长时间,经过时日月年一一通达以后,才能够成为慧解脱的阿罗汉。
另外一种情形是慧强而盖重者。什么是慧强而盖重者呢?就是慧力比较强而且五盖比较深重的人。五盖深重的人其实就是性障比较深重的人,这样子的人他在闻法以后,虽然马上证了声闻菩提,我见马上就跟着断了;这个是因为他慧力强的缘故,所以他能够闻蕴处界诸法以后,马上证声闻菩提,我见马上断掉。但是,因为性障还有习气深重的缘故,所以我执不断,所以只能够证声闻的初果;因为性障习气深重的缘故,所以有可能停留在声闻初果很长的一段时间。那如何转进呢?必须要在觉证后,也就是说证悟了声闻初果以后,必须要历缘对境,修除我所执还有我执,必须要历缘对境当中去修除对我所的执着,还有对于五蕴我的执着,这样子慢慢熏习增长,清净种种的无漏法种,慢慢让贪瞋渐渐的淡薄乃至于断除;然后发起初禅,渐次断除五下分结、五上分结。
五下分结所断除的内涵,就是我见、戒禁取见还有疑见,还有欲贪,还有瞋恚,这个就称为五下分结;五下分结断尽就证三果。五上分结所含摄的内涵有哪几个呢?五上分结是,对于色界的爱还有无色界的爱,乃至于对掉还有慢、无明——静虑的上慢,还有掉、无明的贪着。如果连这个也断除掉的话,这个就是断尽了五上分结。断了五下分结乃至于断了五上分结以后,就能够成就慧解脱的阿罗汉果;如果证了四果以后,能够再加修四禅八定还有八背舍,就能够成为俱解脱的阿罗汉。
如我们前面这样子大概的跟各位说明,声闻菩提的觉证,必须要闻善知识之音声的说法,而后悟入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空相,这样子才能够算证得解脱果,这样子证得解脱果就叫作声闻菩提。因为他是闻佛音声,或是说闻解脱的圣弟子的说法的音声,而觉悟了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空,而断了十八界的我,断了十八界没有真实我的这样子的一个对于我的执着,所以证了声闻菩提,这个就是声闻菩提的内涵。
声闻菩提里面我们所要说的,其实 佛是对于四圣谛还有八正道,对于声闻菩提这个部分的修行详述的说明了,从这边去阐述了声闻菩提如何修证的一个内涵;所以,我们现在要正式的来为各位说明四圣谛的道理。
在进入到四圣谛的道理之前,我们有几个问题要跟各位来探讨的。就是说,释迦世尊是在什么时候说四圣谛呢?祂是对谁说四圣谛呢?什么是四圣谛?为何四圣谛称为谛呢?四圣谛有什么重要呢?为何阿含中说世间一切善法皆为四圣谛所摄?最后我们要探讨的是,二乘菩提当中的四圣谛,跟大乘菩提当中的四圣谛有怎么样的差异呢?我们就一个一个问题来说明,来探讨。
释迦世尊在什么时候说四圣谛?是对谁说呢?释迦世尊在证道以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的时候,度憍陈如等五比丘,在那个时候,世尊就为五比丘说四圣谛——苦、集、灭、道,这样子的四圣谛的法;所以,佛世尊在证道以后,初转法轮就是说四圣谛,说四圣谛的对象就是对五比丘所说,四圣谛的内涵就是苦、集、灭、道。不但如此,释迦世尊在化缘将圆满的时候,也就是即将入大般涅槃的时候,在《遗教经》当中,三度的对大众唱、对大众说:若对于苦、集、灭、道等四圣谛还有疑问的人,可以赶快发问。所以,佛从初证道以后说四圣谛,从初证道对憍陈如五比丘等说苦、集、灭、道四圣谛,一直到 佛化缘将圆的时候,都谆谆的教诲,三度的对大众,对四众弟子三度地问,对于苦、集、灭、道四圣谛如果有疑问的人,可以赶快的发问。从这边就可以看出来,四圣谛在佛法中它的重要性了。
那什么是四圣谛呢?那为什么又称为谛呢?所谓的四谛就是苦谛、集谛、灭谛还有道谛,所以苦、集、灭、道,这个就是称为四圣谛。那为什么这个四圣谛称为谛呢?四圣谛这个谛的道理是在什么地方呢?谛,它就是真义,是实义,是如义,是不颠倒义、绝虚妄义;谛,它是真实的义理,它是如法的义理,它是不颠倒的义理。所以从《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里面它这么说:【苦谛苦义,乃至道谛道义;是如是实,非不如实;是无颠倒,非是颠倒,故名为谛。又彼自相,无有虚诳;及见彼故,无倒觉转,是故名谛。】(《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这个是 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里面如是开示。这样子的开示是在说什么样的道理呢?这个就是在说:所谓的四圣谛,就是圣者所见的真理的意思。
所以,《瑜伽师地论》里面又说:【唯诸圣者于是诸谛,同谓为谛,如实了知,如实观见。一切愚夫,不如实知,不如实见。是故诸谛唯名圣谛。】(《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所以 弥勒菩萨在这边说,只有这个四圣谛诸圣者能够见这个诸圣谛。“同谓为谛”,也就是说,诸圣者如实的了知苦,还有苦集谛,还有苦集灭谛,还有苦集灭道谛的这样子的一个真理,已经如实了知、如实观见;如果不是如实了知、不是如实观见的这些凡夫、这些愚夫,他并不如实知,并不如实见,所以就不能称为圣谛。所以,所谓“圣谛”的意思就是,圣者如实的了知这个苦、集、灭、道的真正的义理。
四圣谛有什么重要呢?四圣谛是圣者所见的、所见的真理的意思。也就是说,我们如果从前面 弥勒菩萨的开示,就是在说明四圣谛就是圣者所见的真理的义理;谛者,是真义、实义、如义、不颠倒义、绝虚妄义。所以 佛一再的开示诸比丘,要他们不断的修习四圣谛,如果能够真正的理解四圣谛,而且能够实践八正道,就能够经由四圣谛还有八正道,可以建立阿罗汉的解脱的知见还有一切的圣行,因此而证得了圣果;所以 佛世尊在《杂阿含经》中,说及四圣谛的部分一共有一百五十经之多。
为何《阿含经》中说,世间一切善法都是四圣谛所含摄呢?我们这里来看一下《中阿含经》卷七《象迹喻经》,里面如是说:【尔时尊者舍梨子告诸比丘:“诸贤!若有无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圣谛所摄,来入四圣谛中,谓四圣谛于一切法最为第一;所以者何?摄受一切众善法故。诸贤!犹如诸畜之迹,象迹为第一,所以者何?彼象迹者最广大故。如是,诸贤!无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圣谛所摄,来入四圣谛中,谓四圣谛于一切法最为第一。云何为四?谓苦圣谛,苦习、苦灭、苦灭道圣谛。”】(《中阿含经》卷七)
所以从这一段经文来看,我们可以知道,为何《阿含经》中说世间一切善法皆为四圣谛所摄;因为我们从二乘菩提来说,一切法都摄入四圣谛之中,一切法都不离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诸法;如果离开蕴、处、界就无一切法可说,由蕴、处、界的具足而辗转出生一切法。所以,从二乘菩提来说,一切法都是摄入四圣谛当中,一切法都离不开色、受、想、行、识,一切法都离不开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十二处,乃至于眼、耳、鼻、舌、身、意这个六识,这样子加上总共十八界的法;如果离开蕴、处、界诸法来谈这样子的一切法,就没有四圣谛可言,所以这个是具足一切善法所说。
我们今天时间已经到了,就暂时跟大家分享到这边。下一集再继续跟各位分享四圣谛。
阿弥陀佛!
看到不顺眼的事情很容易生气,应如何克服有人问到说:“学佛至今已经半年,看到不顺眼的事情也很容易生气,请问应当要如何克服?”
首先,要先赞叹提问题的这位学人,因为一般人通常不一定会承认或者是观察到自己有上述的问题,这表示说这一位学人已经能够去观察到自己的问题,进一步也愿意试着去改正它;这不妨是一件善行,所以是应当要随喜而且要赞叹的!
说明瞋恚之法的意涵之前,因为“瞋”与“贪”往往是相随而行的,所以就先略说“贪”这个法;“贪”是指众生对色、声、香、味、触这五尘,或者是财、色、名、食、睡这五欲的境界,产生了执着、贪爱的心念。“瞋”就是从自己喜爱相对的境界所生起;也就是说,由于违背(妨碍)自己所贪爱、执着的境界, 或者是说让自己所贪爱执着的境界没有办法继续现起(维持),所以就产生了恼怒、厌恶等心念。所以瞋有时候是从不顺心——也就是说从违逆自己所面对的境界——而产生的。一般而言,欲界之中“贪”的烦恼很深重,所以会有因为失去自己所喜欢的五欲境界而生出的“瞋”;色界的“瞋”,主要不是因为五欲而生起,而主要在于能否安住于禅定的境界而言,这是属于法尘境界的贪;无色界一般而言就没有瞋。
接下来说明我们可能产生瞋恚的情况。古来大德有提到三种情况:一种是叫作“非理瞋”——他不来恼,而自生瞋;意思是说,也许你正无事而闲坐,突然想起一件令你生气的事情,因而不由自主地发起脾气,就想找个人好好诉说一顿。第二种叫作“顺理瞋”——他人来恼,尔乃生瞋;譬如说:你或者正无事而闲坐,或者正忙着做某一件事情,可是某甲此时前来干扰你,让你没办法继续享受清闲,没办法继续做你想做的事,你因此而生起了瞋恚之心;又譬如说:你一向最讨厌某乙,如今在这种情况下不期而遇,本来心里还是一片祥和,如今却因为某乙的出现而顿时生起了瞋恨的心。第三种称作“诤论瞋“——己法言是,他法言非;譬如说,两人在讨论事情,也许是两人的意见不同,虽然各有所长,但双方都自以为是、互不相让;也许你发觉某甲的言论根本是错的,却又不采纳你的说法,或者根本不让你有进一步解释的机会,因为这样的缘故而生起瞋恚的心。我们可以从上述的说明中进一步了解到,产生瞋恚的对象,有时候是因为人、 有时候是因为事。因为人的缘故,所以当自己所不喜欢的某甲不管是做了善事还是恶事,你都有说词,反正就是要把对方说成不对的状况;甚至于说,某甲什么事情也没做,你看到他就是很讨厌!因事的缘故,所以当自己不喜欢的某一件事情,不管是你喜欢的某甲做的,或者是你讨厌的某乙做的, 你一概都觉得不高兴!也许只是说对两者所产生不高兴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而所以有这些状况,就是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种到八识田里面瞋恨的种子,今世遇缘而现行的缘故。因此,要消除掉这些习气、消除掉这些种子,就得要在它现行的时候作一些对治;但这还是要靠平常就熏习相关正确的知见,再加上还要能够觉察到瞋恚的现行,才能够有所对治。
至于如何对治瞋恚,这里简单说明如下。首先,我们要观察到瞋心的过患,从而可以减损我们瞋恚的心念,乃至可以把它消除掉。《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提到:“佛子!若菩萨摩诃萨,起一瞋恚心者,一切恶中无过此恶。何以故?佛子!菩萨摩诃萨起瞋恚心,则受百千障碍法门;何等百千?所谓受不见菩提障,不闻正法障,生不净国障,生恶道障,生八难处障,多疾病障,多被谤毁障,生闇钝趣障,失正念障,少智慧障,眼耳鼻舌身意等障,近恶知识障。”(《大方广佛华严经》卷 33) 佛开示了很多,我们举一些例子来作说明。佛说:菩萨假如起了一念瞋恚的心,就等于自己开启了百千障碍之门;而自己将来会因为果报而受不见菩提障、不闻正法障、生不净国障等等。这还只是自身领受的恶果而已,就已经让人十分恐怖了!然而,因为对众生生起瞋恚心的缘故,必然同时会与众生结下恶缘;这样,要实现“众生无边誓愿度”的誓愿,就更加遥遥无期了!因为没有人会愿意来听你说法、接受你的度化?因为一看到你,就会生出厌恶之心的缘故。
《佛遗教经》里面也这么说:“瞋恚之害,能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瞋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瞋恚。”(《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因为常生瞋恚之心的缘故,都还不用谈到未来世的果报,今世就已经是人见人厌了!因为传出去的话都是坏名声。而之前所造种种善法的因缘,就在自己瞋恚现行的当下就被破坏掉了,乃至于一传十、十传百,就像猛火一样,不但焚烧了自己的善业功德,也焚烧了自己与众生的善缘。 又因为瞋恼众生的缘故,不但难以被众生包容,常常也会被人伺求长短而动辄得咎;未来世生活亦不得安稳,多诸众人之所恼害。所以才说:“劫功德贼,无过瞋恚。”
《大智度论》卷 14 里面也提到说: “当观瞋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瞋恚之人不知善,不知非善,不观罪福,不知利害,不自忆念,当堕恶道。”(《大智度论》卷 14)从经论中 佛菩萨的开示,我们就可以了解到:瞋恚心念对我们的伤害真的非常大!瞋恚的果报会导致自己现世失去善缘而痛苦,死后还会下堕三恶道。假如您是从自己身上亲历这个果报,您一定会有刻骨铭心的痛,这当然不是我们所愿意见到的。如果您能有智慧把他人因瞋受报的教训作为自己的借镜,努力降伏自己的嗔习,您世间道乃至菩提道的修行也将会愈加顺畅少障,这才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情形!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离开瞋恚的好处。《正法念处经》卷 60 里面说到:“能舍瞋恚,众人所爱,众人乐见,人所信受,颜色清净,其心寂静,心不躁动,善净深心,离身口过,离心热恼,离恶道畏,离于怨憎,离恶名称,离于忧恼,离怨家畏,离于恶人,恶口骂詈,离于悔畏,离恶声畏,离无利畏,离于苦畏,离于慢畏,若人能离如是之畏,一切功德,皆悉具足,名称普闻,得现在未来二世之乐。”(《正法念处经》卷 60)意思是说:因为离开瞋恚的缘故,常常和颜悦色,这样众生就比较容易跟你亲近;而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心念更加调柔,也真切受用到离开瞋恚的利益,也就会发觉自己的慢心越来越减轻;因为不会因瞋恚而跟别人结怨,当然也就不用担心会受到报复,那就离开了种种的畏惧;慢慢各种功德也可以具足了,这样,不但今世得到利益,未来世也还有更殊胜的果报等着您!
假如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观察思惟之下,还没有办法浇息瞋火的话,还有一种观行可以作参考用来除去瞋恚,叫作“报恩观”。观什么?“观一切众生无始以来于己有恩,云何复起瞋欲加之以苦,乃至欲生损害?”这个“一切众生无始以来于己有恩”,一开始可能难以接受的!那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譬如说:你买回家享用的一个水果,这之前要经过多少人的劳动呢?有种水果的、采水果、搬运水果、到卖水果的,有发明肥料、制作肥料、搬运肥料、到卖肥料的,有发明车子来载肥料、载水果的,有制作车子的, 有开路的、铺路的,承办这种种事情都需要人的劳作。这还只是一个很简单平常的例子,而现代人取得某一种物质所可能会发生的互相间的关系,其实是说之不尽的!也许你会觉得说:“我只是吃个水果,怎么会有这么复杂的因果关系?我付钱买水果,就这样而已啊!”可是,如果没有前面所列举的那些人分工劳作的过程,恐怕即使你有钱,也买不到水果啊!虽然说自己是付了钱买水果,他们也都得到了相对的报酬,但却也不能否认他们对自己是有恩惠的。如此思维过以后,是不是“起瞋欲加以苦,欲生损害”的念头又淡薄一点了呢?此外还有三种慈心观,也就是众生缘慈、法缘慈、无缘慈的观行,也可以作为对治瞋恚的参考。不过限于篇幅,这里我们就不多作说明了。
总而言之,我们应离开“瞋”的过患,得到“离瞋”的安隐。难道你不是这样想的吗?可是说归说,做的时候往往觉得力不从心。譬如说,有时候一想:“对方这么过分,应该要教训他一下。”可是转念又想:“不要啦!现在我已经学佛了,要慈悲一点。”可没一会儿又想:“这件冤仇真的是不共戴天,非报不可!”可转念又想:“不对!我已经受了菩萨戒,乃至杀父之仇亦不应报,于自他无益的缘故。”因为习气深浅差别的不同,会导致每个人想要修正自己嗔习的过程快慢不一。而且同样一种方法,不同的人采用它所能达到的效果也可能不尽相同。
瞋恚这个法有四个过程,叫作瞋、恨、怨、恼;瞋,是说在心中生起了不悦的念头;恨, 是说心中进一步产生了记恨的念头,乃至心里或者口上会冲对方说一句:“你给我记住!”这就表示嗔念已经达到恨的地歩了,当然记恨的时间长短,也可以表示出这个人恨的深浅程度的差别;怨呢?是说因为瞋与恨的缘故,然后进一步想要设计来报复对方;乃至于说,如果已经开始进行报复的行动,这就表示已经到达恼的阶段,会对对方造成恼害了。明白这个道理可以帮助我们观察自己瞋恚的势力达到瞋、恨、怨、恼这四阶段里面的哪个阶段?一般而言,假如你通过反观而能警觉自己已经达到恨的阶段,你应该如何处理呢?有句俗话说:“盛怒之下,切莫冒然决定。”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试着设想一下:“这件事对我的伤害到底多大?是否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是否有可能只是一个误会?”然后再加上前面对起嗔与离嗔利弊的观察思惟,能够在起瞋之后懂得对治从而离瞋,这样在各种境界里不断练习,最后能够达到不再起瞋的阶段。当然,我们今生对治嗔习能否有所成就,除了与我们每个人习气的轻重程度的不同有关以外,还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断嗔的决心与努力的程度而定。而如果嗔心已经达到怨与恼的阶段,他想要离开瞋恚的烦恼,当然就更不容易了!而达到这种阶段,一般而言,表示说他还不是开始学佛的人。
如果您嗔的习气通过上面的观察思维和努力对治而有了初步的改善,接下来我们就要了解:到底起瞋的是谁? 当然是我!那我又是谁?我到底是不是真实的?这个部分的智慧,就需要您去亲近可以如法如理的教导您正确知见和行门的善知识了。
三乘菩提学佛释疑系列,是针对一般初机学佛人对于学佛所可能有的疑问,正觉教团希望能够用最简单、清楚、容易实践,却又非常正确的佛教义理,来给大家讲解,给大家分析,希望您能从中受益,快乐学佛,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