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放生联盟官网,北京雍和宫新春“法舞”

时间:2023-08-22 08:31       来源: 未知

一、放生鲫鱼冬天能活吗

1、每年农历正月新春之际,是北京雍和宫一年一度“打鬼”的日子。中午时分,雍和宫里鼓乐齐鸣,“打鬼”仪式开始。僧人们敲着锣鼓、吹着长号,由喇嘛扮演的天神戴着面具在台上跳舞。京城的百姓和游人纷至沓来,争睹这一独特的宗教活动,现场十分热闹。

2、“打鬼”是京城百姓的俗称,通常称作“法舞”,学名为“金刚驱魔神舞”,藏语称“羌姆”,蒙古语称“布扎克”。它是在西藏土风舞的基础上,吸取了藏传佛教仪轨和印度瑜伽宗面具舞的某些形式,而形成的一种藏传佛教密乘仪式舞蹈。法舞有独特的面具、服饰、乐曲和舞蹈程式,音乐抑扬浑厚,舞姿酣畅淋漓,富有极强的震撼力。它把民间传统的驱祟避邪与祈祷人寿康泰相结合,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3、跳法舞的风俗年代久远。公元8世纪初,印度莲花生大师应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的邀请,入藏弘法,倡建桑耶寺,教授藏族弟子学习翻译之学。从那时起,法舞即在雪域弘传。至公元15世纪,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为纪念释迦牟尼神变伏魔,弘扬佛法,保护众生平安,在拉萨举行祈愿法会,将原黑衣舞改编完善后成为祈愿法会的一大仪式,并延续下来。明朝末年,法舞传到北京。到清代,许多藏传佛教寺院都跳法舞。皇宫正殿每年举行这一仪式,清人福格所著《听雨丛谈》这样描述:每年年终集喇嘛于中正殿,建诵经道场,祈福送祟,羽葆幢幡,鼓乐跳舞。驱除邪恶,祈愿天下太平。

4、那时,雍和宫法舞的扮饰者除了本寺僧人,还有从京城各藏传佛教寺院中挑选出来的僧人。每年大愿祈祷法会前,由雍和宫扎萨克喇嘛行文“喇嘛印务处”,再通知各寺院派僧人到雍和宫练习跳法舞,名曰“过排”。法舞共跳三日:第一日“排练”,第二日为正式跳法舞日,第三日是“绕寺”日。每逢跳法舞日,雍和宫内外人山人海,“观者甚众,有万家空巷之风”。雍和宫牌楼前卖糖葫芦、风车以及京味小吃的比比皆是,叫卖声此起彼伏。清代时,各地的藏传佛教寺院都在例演这种大型宗教乐舞,只是日期不同,故当时京城流传着“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在打鬼”的说法。自嘉庆年以后,北京只有皇宫中正殿、雍和宫、黄寺、黑寺等寺院跳法舞。

5、20世纪50年代,雍和宫跳法舞的规模相当大。后来,法舞一度中断,1987年,雍和宫在举行大愿祈祷法会的同时恢复了金刚驱魔神舞,使得“法舞”这一古老的宗教舞蹈重现雍和宫。如今的雍和宫法舞,除了原来固有的宗教内容外,时代还赋予了僧人们通过神舞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祈祷和平、祈祷幸福”的新含义。作为大型佛教乐舞,受到广大僧俗的喜爱。

6、每至跳法舞的日子,红墙黄瓦的雍和宫门前悬挂着大幅唐卡,院内搭起舞台,上铺红色地毯。台下熙熙攘攘,挤满了游客,等着一睹法舞的风采。舞台前方,放置着用大红纸和高粱秸糊制的三角架,上有骷髅模型和风、火图饰。此架称“巴凌”,藏语称“朵玛”,待舞蹈结束后,向邪祟抛掷朵玛咒时用。随着铿锵有力的鼓乐声,身着金色盔甲的四大天王出场,立于舞台四隅。布袋僧和六名小童至台前坐定,形成六子戏弥勒造型。他们头戴各式面具,身着五色绣花缎袍,肩披五色缎云肩,胸前披挂骨制璎珞,足着厚底青缎靴,手执法器,为了驱除魔障和人世间的烦恼而尽兴狂舞。具体分为黑帽度母舞献神饮、阿杂日、骷髅面具、地狱主、尸陀林主、牛鹿面神六幕。

7、跳法舞时,要戴着藏传佛教具有象征意义的面具,随着鼓、钹、号等法器的节拍,跳着抑扬进退、疾徐有序的舞蹈。关于法舞的动作,有严格的要求:“上身犹如狮子,腰部如盘绕,关节像幻轮,肌肉当放松,血脉似沸腾,举止应尊严,作舞亦缓慢,膝盖要弯曲,骨骼现安乐,皆勇显威猛。”“跳怖畏之舞时,不应挥舞过重;作尊严柔和之舞时,不宜双目紧闭;作快乐之舞时,不应显露急促;作轻松慢舞时,不宜动作过于懈怠;作妩媚之舞时,动作不宜变化过重。”舞毕,抛掷除祟朵玛咒,俗称“送祟”。鼓乐声中,众僧路经长长的甬道至牌楼院,那里已准备好以干高粱秸搭起的柴堆。但见住持带领众僧诵经,随后,将巴凌尖端对外,投入点燃的熊熊烈火中,意为将摄受的“我执”投入火中燃烧,使之达到圆融无碍的大自在境地,以祈愿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

8、之后,僧人陆续归来,在代表佛的世界的曼达前,在盛满甘果的铜盘前诵经。这些甘果可称为胜利果。诵经毕,僧人将甘果分发给游人信众,得到甘果被认为是一种福分。

9、次日凌晨,当太阳即将升起的时候,雍和宫的绕寺活动开始了。绕寺,又称弥勒转寺日,意为接未来佛弥勒到人间清邪除祟,使人间的每片土地、每个角落都平安洁净。

10、法舞的面具揭示了人世间的美好与丑恶,使人类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得以直观表现,受到人们的喜爱。可以说,每尊面具都蕴涵着一定的精神力量。所谓邪祟,主要指人类自身的弱点和恶念,包括贪、瞋、痴等烦恼。从佛教义理来讲,舞蹈本身是“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菩提行。跳法舞者以圣者及众多护法眷属的身份,消灭魔障,弘法利生,表现出僧众禳除邪恶,祝福天下太平、百姓吉祥幸福的心愿。

二、深圳放生鸟类的地方在哪里

1、雍和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距今已有300年历史。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为四子雍亲王建造府邸,称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驾崩,曾于此停放灵枢,因此,雍和宫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又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特派总理事务王大臣管理本宫事务,无定员。

2、寻着历史的足迹,雍和宫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十五世纪。《清宗人府事例》中有这样的记载:“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十二月谕宗人府:皇四子胤禛、皇五子允祺、皇七子允祐、皇十子允锇……等,俱已分别册封分府,唯胤禛、允祐二人是贝勒,而所封府邸是亲王府邸雍和宫,规模违制,着由官房租库,将前明内宫监房拨给胤禛……”。文中提到的皇四子胤禛即:清朝雍正皇帝雍和宫。这时是贝勒身份,按照贝勒府府邸的规制,他的父亲康熙皇帝将明朝时期太监们居住过的官房(清朝定鼎北京后将这里划为内务府官用房)分给了他。康熙三十三年胤禛搬进府邸,取名“贝勒府”(年限有待考证)。

3、康熙四十八年,胤禛晋升为“和硕雍亲王”,“禛贝勒府”也随之升为“雍亲王府”。这时的雍和宫从规模、建制到人员配备都与从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然而,这座昔日的“贝勒府”真正发生历史性改变则是到了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4、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驾崩,结束了他为期六十一年也是清朝历史上最为长久的统治历史。同年,他的第四个儿子胤禛继承皇位,改年号雍正,是为雍正皇帝。皇帝随即迁入宫中,但对曾经居住过三十余年的府邸已有了很深的感情,于是,将这里改为自己的行宫,正式赐名“雍和宫”。雍和宫作为帝王行宫和“龙潜禁地”的历史便由此开始。

北京放生联盟官网,北京雍和宫新春“法舞”

5、雍和宫改为行宫后,雍正皇帝并没有对这里进行大规模改建,只是对东花园(又称东书院)进行了彻底修缮。

6、早在“禛贝勒府”时期,当时宅院东侧就辟有一小院,内有亭、台、廊、室,栽种着各种树木花草,供作为贝勒王胤禛读书阅典、贝勒王福晋赏花观月。往后,随着胤禛爵位的升迁,这里得以不断扩建和修缮。雍和宫改为行宫后,东书院又在原来基础上增添了许多亭、台、楼、阁。《国朝宫史续编》中对东书院的一门一匾,每幅楹联、每幅匾额甚至雍和宫一草一木都有详尽记载。重建后的东书院被装点的古朴典雅,清幽明净。乾隆以后的各位皇帝,必须按“定制”每年最少来雍和宫礼佛三次,即:每年八月二十五乾隆的诞辰和正月初三的忌辰,必须“盛装隆从,威严如仪”地先到雍和宫各佛殿拈香礼佛,然后到东书院向乾隆遗像致祭;每年五月的夏至节,皇帝到地坛祭拜后,也必须“原班原仪”先到雍和宫拈香拜佛,然后至东书院尝新麦——吃新麦面粉做的麻酱面,即每年夏至“芳泽事毕,临此园少歇、进膳”。东书院则成为清朝自乾隆以后各位皇帝在雍和宫礼佛之后休息的重要场所。

7、从史料记载可以看出,东书院当时的规模几乎与现在的雍和宫相当,当时,两种风格不同、格调迥异的建筑群相辅相成构成了雍和宫的全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雍和官规格的不一般,使得东书院各殿房陈设,如桌案、围屏、宝座、古玩等都和故宫一样。这里也曾设有“领雍和宫事务大臣”、“总理雍和宫东书院事务大臣”等文、武官员。他们的重要职责之一即:看管东书院所陈大量珍宝古玩。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东书院被日本人所烧,大量物品也都被日本人抢走。东书院连同这里所发生过的故事都已成为历史。

8、1995年,为改善僧人住宿条件,雍和宫管理处在东书院遗址上盖起了两幢极具古典建筑风格、现代化设施齐全的僧舍,雍和宫的大多数僧人常年居住生活在这里。

9、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驾崩圆明园,爱新觉罗·弘历即位。乾隆皇帝一改清朝旧制,于同年九月将父亲梓棺安放雍和官(这其中有着怎样的历史玄机,众说纷纭),雍和宫也因此结束了它整整十年的帝王行宫历史。

10、期间,为迎棺椁,雍和宫主要建筑在十五天内改覆黄瓦,雍正灵柩就安放在他当年的寝宫(今永佑殿)。乾隆元年(1736年)十月十一日,移棺易州西陵,此后,永佑殿则常年供奉雍正影象,这就是现在常说的“影堂时期的雍和宫雍和宫”。实际上,在雍和宫没有真正改为藏传佛教寺庙之前的近十年时间里,宫内大部分殿堂已成为藏传佛教黄教喇嘛颂经的地方。

友情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