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放生鸭子的地方叫什么,北京双黄寺正史

时间:2023-08-25 16:22       来源: 未知

一、武汉周边适合放生的地方有哪些

1、贵报2005年8月3日B4版刊登了《鲜为人知的黄寺来历》一文,该文有些叙述与史实出入较大,笔者根据掌握的汉文、满文、蒙古文档案史料,作小文一篇。

2、早在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七月,皇太极为了供奉所获蒙古共主林丹汗所奉护法金佛———吗哈噶拉,在盛京(今沈阳市)特建第一座喇嘛寺庙———实胜寺,该寺亦称皇寺,俗称黄寺。

3、北京西黄寺和东黄寺位于今天的德胜门外黄寺大街路北,是两座藏传佛教寺院。

4、东黄寺的前身称之为普静禅林,是一座中土佛教寺院。顺治八年(1651年)皇帝降旨改建为藏传佛教寺院,以供喇嘛等驻锡之用。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皇帝降旨重修东黄寺。雍正十二年(1734年)第二世敏珠尔呼图克图(青海广慧寺寺主)被封为驻京呼图克图,驻锡东黄寺。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再度重修。

5、顺治五年(1648年)五月二十日顺治皇帝邀请第五世达赖喇嘛前来会晤,达赖喇嘛如约于顺治九年(1652年)二月自拉萨起程。顺治皇帝为了接待达赖喇嘛,在东黄寺附近,择地修建了西黄寺,以供驻锡。达赖喇嘛于当年十二月十六日(1653年1月15日)抵达北京,与顺治皇帝在南苑会面,当日被迎往东黄寺暂住,翌日移居西黄寺。顺治十年(1653年)二月二十日离京返藏。同年四月,清朝皇帝派礼部尚书觉罗郎球等携金册金印赶至代噶庙(今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境内),册封第五世达赖喇嘛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又往封达赖喇嘛的拥护者———当时的藏区军政首脑蒙古和硕特部顾实汗为“遵行文义敏慧顾实汗”,承认并确认了达赖喇嘛和顾实汗在藏区的领导地位,从此西藏地区进入了政教合一的政治局面。

6、此后西黄寺成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入京贡使驻锡地。雍正元年(1723年)初次重修西黄寺。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冬,再次重修西黄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九月初六世班禅额尔德尼在承德参加完乾隆皇帝七旬祝寿活动之后,前来北京驻锡西黄寺,十一月初二在此圆寂。四十六年(1781年)正月十八日,乾隆帝降谕于西黄寺西偏修建清净化城塔及清净化城塔院,收藏六世班禅的衣履经咒。四十七年(1782年)十一月正式落成,乾隆帝御书《清净化城塔记》一文,刻碑立于塔前左侧。嘉庆十七年(1812年),第四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奉旨来京,参诣京城各寺,也到过西黄寺。

7、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东、西黄寺均遭到践踏,寺内建筑损坏惨重。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东黄寺再遭劫难。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为接待第十三世达赖喇嘛来京,清廷下令重修西黄寺。当年九月初十三世达赖喇嘛到达北京,驻锡于西黄寺。十一月二十八日离京返藏。

8、1912年,清帝退位,中华民国建立。由于军阀割据、连年战乱,双黄寺因年久失修,损坏严重。至解放前夕,东黄寺的主要建筑已不复存在。西黄寺也只有清净化城塔及清净化城塔院等部分建筑保存下来。

9、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西黄寺归北京市政府管辖。1952年市政府组织力量对清净化城塔及清净化城塔院进行了大规模修缮。1979年西黄寺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市政府对清净化城塔及清净化城塔院进行了全面修葺。1987年9月1日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在西黄寺正式成立。

10、双黄寺这两座驰名中外的古刹,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东黄寺现已不复存在,西黄寺仍保留至今,并重新焕发了青春活力。

二、武汉周边放生最佳地点是那里

1、作者:常嘉林来自:北京青年报

2、摘编:北京市档案馆计算机处

3、

距离北京城约80公里的房山县南尚乐乡境内,有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石经山和云居寺。由于这里珍藏着有1000多年历史的一万多块石经板,吸引了众多的游人前往观瞻。1981年11月27日,云居寺保管所的工作人员在清理著名的石经山雷音洞地面时,从原地面拜石下发掘出一方石,内有石函、银函、玉函,函函相套,严密封存。在5号白玉函内,有两粒“赤色,为小米粒般大小的佛舍利,旁边还伴着两颗珍珠”。

4、佛舍利的发现非同小可,它使云居寺在佛教界名声大振,而随之而来的,便是对这两颗佛舍利的探究。

5、所谓舍利,其实就是佛和有德行的出家人的遗体。有一种说法讲,佛祖释迦牟尼涅槃后,遗体进行火化,摩揭陀国人和释族等八个国家分取了佛舍利,各在他们的本土上建塔安奉。那么?佛舍利是怎样来到中国,又到了云居寺?佛舍利的安放为什么没有按照常规埋于塔下?据函盖上的文字和偶然发现的史书记载,玉函中的佛舍利是三粒,而另一粒何在?

北京放生鸭子的地方叫什么,北京双黄寺正史

6、话题从静琬和尚说起吧。云居寺原来的全称是“西域云居禅林”,由隋唐至明清香火不绝,鼎盛时期寺内僧侣达数百人。隋唐期间,居住在这里静琬和尚为防止经卷毁坏,开始刻造石经,并由寺院的和尚代代相传。一种记载说,隋代(518-600)年间,一个印度僧人来中国,把一部分佛舍利献给了隋文帝杨坚。杨坚笃信佛教,史书记载,他幼年时曾寄养在尼姑智仙家中,13岁上才回家。智仙说杨坚佛性自通,并且预言,杨坚日后定会登基,并重兴佛教。果然,杨坚做了皇帝以后,大兴佛事,仁寿年间,他向全国颁发舍利,并要求各州建塔埋葬,距云居寺不远的弘业寺和智泉寺都得到了佛宝。但云居寺的舍利是否由这两寺而来;无人敢予确定。因为隋文帝所颁舍利一般仅为一粒,而舍利既为一寺之宝,又为皇帝所赐,想来无人会转手于别寺的。

7、也许文帝未将舍利颁发净尽,仁寿四年他归天后,杨广即位,是为炀帝,所剩舍利为杨广所得。据史籍载,杨广虽一反文帝治国之道,但于佛教,笃信依然。会不会是他将舍利赐予静琬的呢?有人推论,静琬与被炀帝尊为老师的智凯同出一师,可能炀帝得知静琬刻经之事后,赐予舍利以为表彰。

8、舍利到静琬手中后,为何没有建塔埋藏而藏于雷音洞内呢?据分析,当年天下纷乱,战事频仍,静琬深怕一旦寺庙被毁,舍利遭劫。因此才将舍利安放于比较隐蔽的雷音洞内。安放时,静琬亲笔题写了函盖上的36个字:“大隋大业十二年,岁次甲子,四月丁已朔,八日甲子,于此函内,安置佛舍利三粒,愿永持永劫。”

9、最后要说的是,佛舍利为什么会少了一粒?

10、发掘出佛舍利之前,文物工作者在翻阅史料时,偶然发现在《憨山大师梦游集》中有一篇《涿州古石经山雷音窟舍利记》,文中记载明万历二十年在雷音寺发现三粒佛舍利,慈圣太后将舍利迎入宫中供养三日,后又将舍利安置于原处。有了这一线索,再查阅刘侗、于奕正所著的《帝京景物略》,果然有类似的记载:“万历壬辰,达观和尚睹像设衰颓,石版残蚀,附幢号痛,率僧芟除。是夜,如来风雷,光照岩壑。翌日启洞,拜经石,石下有穴,藏石函一尺,上刻:‘大隋大业十二年,岁次丙子,……安置佛舍利三粒,愿住持永劫’三十六字。发视际,异香发于函,盖石、银、金函三发,而得小金瓶,舍利现矣,状黍米,色紫红。师悲泣礼赞,闻于兹圣太后,迎入供养。函瓶以玉,外函复之,安置故处。”

友情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