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哪里适合放生鹌鹑鸟,武汉宝通禅寺

时间:2023-10-24 16:20       来源: 未知

一、汾河放生选择什么样的鱼种

武汉哪里适合放生鹌鹑鸟,武汉宝通禅寺

1、宝通禅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洪山南麓,殿宇亭楼,依山就势,层峦叠起,直入云霄,宏伟壮丽,为荆楚名刹。武昌洪山于南朝刘宋时(420——479年)已建寺院“东山寺”,唐贞观年间(627——649年),鄂国公尉迟敬德在此扩建寺宇,监制铁佛,改东山寺名“弥陀寺”,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年),荆湖制置使孟珙奏理宗发帑金,诏随州大洪山寺迁此,改东山为洪山,赐寺名为“崇宁万寿禅寺”,至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更名为“宝通禅寺”。

2、宝通禅寺是历代皇家寺院,在建筑上都显示出皇家气派,这与归元寺的民间身份截然不同。现有殿宇多系清同治四年至光绪五年(1865——1879年)所建,为武汉四大丛林之进入山门,文物古迹有宋朝古钟、明朝石狮、宋朝寿云石刻摩崖、古石刻须弥座、清朝藏经等佛教文物珍品。寺内有黄龙泉、白龙泉、乳泉等诸多各泉。山上还有古岳飞松及古烽遗痕等名胜古迹。

3、宝通寺如今的山门面向武珞路,门额上“宝通禅寺”四字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题写。山门内一大院落,中有放生池,放生乌龟出没其中。池上横跨一桥,名“圣僧桥”,原为木桥,相传无念祖师云游到此,改建为石桥。按照佛寺一般建筑格局,此处应有钟楼和鼓楼之设,但兴毁情况不见记载,只好阙如。

4、过桥数十步为弥勒殿,又称天王殿或接引殿。殿前左右各立石狮一只,身高丈余,一戏绣球,一抱幼狮,神态可掬。殿左侧有一口大铁钟,清咸丰年间铸造,由城内铁佛寺迁来。殿内主尊为弥勒佛,金光夺目;佛寺的守护神韦驮亦供奉在此殿内,背向弥勒而立,造像威严。左右有观音、地藏王塑像,两壁立有高大的四大天王。

5、由弥勒殿后拾级而上,即可达大雄宝殿。殿内一口有七百多年历史的大铁钟还是1240年(嘉熙四年)孟珙迁寺时铸造的,铁身铜缘,形体庞大,重约万斤,号称:“万斤钟”,其声雄浑,可传数里之外。大雄宝殿为正殿,供三位主尊,佛教缔造者释迦牟尼居中,身后左右为文殊、普贤两菩萨,两厢有十八罗汉。殿中有归元寺住持昌明法师所书楹联一副:

6、古今来宗教几何自由平等无如我佛;

7、东西国文明进化言行高尚独让法王。

8、出后门登山原有铁佛殿,殿内有铁佛二座,均为唐代遗物,系从城内铁佛寺迁来。此殿原为方丈说法处,殿下石砌暗道曾发现方丈说法用的锡杖。殿中银质舍利塔一座,八寸高,三寸宽,仿缅甸大金塔式样制成。此殿1949年前已毁于大火。再上即法界宫,为宝通寺前住持持松于1923年由日本留学归来,为恢复我国密宗,依唐密金刚部五佛曼荼罗修建。原建已遭破坏,现在维修复原。该殿右侧有华严洞,深丈余,原供有毗卢佛像,现无存。洞上建有华严亭,为游人休憩之所。最上为灵济宝塔,又称宝通塔或洪山宝塔。

9、90年代初,中国佛协会长赵朴初先生说: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事情,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湖北省佛教僧才奇缺,许多大小寺庙长期空闲无僧人或无住持,这与湖北在佛教教育史上的地位很不相称。近代以来,湖北有华严大学、法界学院、中江佛学院、武昌佛学院等。其中武昌佛学院贡献最大、影响最大、创立了新型现代的办学体系。

10、1994年,在昌明等高僧大德的迫切要求下,在湖北省和武汉市民族宗教局的支持下,由湖北省和武汉市佛协具体筹备,终于恢复重建了武昌佛学院,院址选定在洪山宝通禅寺内。昌明在复校典礼上的讲话,处处声明该院的办学宗旨是对太虚的继承:“武昌佛学院创始人太虚佛学思想的正信精华:学佛必须先学做人,成佛必须先成人。我们办学宗旨就是培育僧才,振兴佛教。”

二、去市场买鱼放生的人

1、大菩文化湖北讯2015中国(武汉)佛事文化用品展览会将于2015年6月12日至15日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2、湖北拥有近7000万常住人口的消费基数,经济总量排名全国前十。作为中国的中心地带,湖北历来为中国的水陆交通枢纽。富有“九省通衢”之称!被世人视为中国水陆交通枢纽,是巨大的物流中心,对周边市场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除此之外展会举办地武汉属典型消费型城市,消费水平稳居全国大中型城市前列,随着经济一体化国家战略启动,形成千万级人口大都市,拥有巨大市场消费需求。

3、灵泉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梁子湖畔之龙泉山,风景秀美,乃建寺安僧之宝地,也是度假旅游的圣地,是武汉乃至华中地区历史悠久的寺庙之一。雪中灵泉寺龙泉山,在汉晋南北朝直到隋代,名叫江夏山。

4、唐初称为夹山,取两山夹道而行之义。在唐天宝末年,由当朝宰相开基造屋,凿地得泉,形成东西两井,东井冒气则晴,西井无气则雨,占验灵准,故称为灵泉山。宋代后更为现名——龙泉山。

5、龙泉山从西汉起,就有一些文臣武将、隐逸之士及骚人墨客,纷纷迁入灵泉幽谷居住,建造亭台楼阁,花圃莲池,登山赋诗,凭栏怀古,写下了不少韵味无穷的诗篇。被视为“世外桃源,诗乡福地”。据《灵泉志》记载,在6平方公里的环山盆地上,或依山设亭,或随水为榭,分布着“听松亭、远眺亭、大观桥、万卷书楼、莲花池、龙龟戏鱼池、春露亭、万寿台、晴雨井、瑞芝堂、白云窝、灵泉寺、思亲台”等十余景。

6、灵泉寺,位于玉屏峰东麓,是武汉地区历史悠久的寺庙之建于公元749年,毁于明清。古灵泉寺有名僧晓然,俗姓李名洞,江都(江苏扬州)人。他幼习儒家学说,后精通六经,唐太保六年(公元747年)因父李邕(唐杰出文学家,官至北海太守)惨遭奸贼所害,李洞被迫与胞兄逃到龙泉山隐居,拾草为房。

7、相传,在汉晋南北朝直到隋代,龙泉山名叫江夏山,唐初称为夹山,取两山夹道而行之义。在唐天宝末年,由当朝宰相开基造屋,凿地得泉,形成东西两井,东井冒气则晴,西井无气则雨,占验灵准,故称为灵泉山。

8、宋代后更为现名——龙泉山。这里风景优美如画,自然景观奇特,人文内涵深邃,以其雄、奇、幽、秀而闻名遐迩,故被历代隐逸之士视为“世外桃源”和“诗乡福地”,灵泉寺,故而得名。现在重建后的寺庙又恢复唐代的名称——灵泉寺,一期工程2002年春动工,共投入资金9000余万元。

9、重建的灵泉寺位于龙泉山天马峰南麓,明楚昭王寝西侧,环山拥翠,林泉清幽,风景极美,占地面积130亩,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寺院整体依山而建,坐北朝南,红墙金顶,煞是壮观,远远望去,重重的楼阁,无尽的庄严,依序而起的建筑有:牌坊、山门、大雄宝殿、天王殿、客堂、上客堂、斋堂、方丈楼、僧寮、财神殿、地神殿、准提阁、龙王阁、素春斋、流通处、居士楼、书画院、放生池等,已初具丛林规模。

10、本寺始建于公元749年,由岳麓书院之创建人长沙太守李洞及其兄弟二人在此剃度出家初结茅庐后,经过历代僧人在此弘法布道,其最鼎盛时期聚僧百众之多,然由于时代变迁这座古老的寺院毁于明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