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连放生的湖
1、日前,记者获悉,为维护信教群众合法权益,规范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有效制止非宗教活动场所违规设置功德箱、收取宗教性捐献等不法行为,济南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经研究决定,对全市佛教活动场所功德箱设置进行规范,实行准设制度和公示制度。
2、据了解,根据国家宗教事务局等十部门《关于处理涉及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及有关实施意见、《山东省宗教事务条例》等规定,济南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经研究决定:准予设置功德箱的佛教活动场所范围为全市依法取得《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以及报经山东省宗教事务局、济南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依法筹备设立中的寺院、念佛堂等。准设功德箱由济南市佛教协会统一编号、制发标牌。标牌标示有“济佛箱第×××号”字样,悬贴于功德箱明显处以利识别。各县(市)区民族宗教局将加强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整治辖区内各类非宗教活动场所违规设立功德箱、接受宗教性捐献等行为。对拒不改正的责任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严肃处理,及时向社会通报。
3、此外,为维护信教群众合法权益,进一步规范全市佛道教寺观管理,依法保护佛道教寺观、教职人员正常宗教活动,根据国家宗教事务局等十部门《关于处理涉及佛教寺观、道教宫观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及有关实施意见,济南市民族宗教事务局还将全市依法登记备案的佛道教活动场所、教职人员同步予以公布。(记者李世武)
4、佛教在线济南讯近日,济南市召开全市性宗教团体“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专题工作座谈会。济南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济南市民族宗教局长于红主持会议,济南市委统战部正处级领导干部宛岳参加座谈。
5、座谈会围绕“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这一主题,就深刻理解和把握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重要意义、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努力的主要方向及如何发挥宗教界主体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各全市性宗教团体主要负责人先后进行了交流发言。
6、座谈会讨论并通过了《济南市宗教界“同心同行”大讲堂方案》,决定以大讲堂为载体,在推进“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工作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实践。“同心同行”大讲堂,重点围绕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宗教思想文化研究、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文化体验、法治宣传教育、宗教关系研究等6个主要方面,采取专家专题报告、研讨、培训、体验行等方式,由各全市性宗教团体共同主办,轮流承办,市委统战部(市民族宗教局)加强工作支持和指导。
7、各全市性宗教团体会长(主任)、秘书长(总干事)、济南市委统战部(市民族宗教局)有关业务处室同志参加座谈。
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际,济南市佛教界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重温革命历史。
9、6月3至4日,济南市佛教协会组织副秘书长以上成员、各场所负责人及骨干到枣庄开展为期两天的教育活动。学习成员先后到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台儿庄大战遗址、铁道游击队战斗过的地方微山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追忆当年那场血与火的历史,致敬铁道游击队痛击日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怀念和歌颂在台儿庄大战以及抗战中牺牲的先烈,感受战争的残酷,时刻提醒着我们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10、“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通过两天的教育学习,大家深刻的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深刻体会到他们对革命事业的奉献与牺牲精神,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念佛不忘爱国”,弘庵会长强调大家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始终坚持中国化方向,以实际行动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二、南昌放生群有哪些
1、济南神通寺:山东的佛教圣地
2、山东济南南部的柳埠镇地处泰山之阴,锦阳川畔,拥有多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古迹,这里从南北朝到隋唐一直是山东地区的佛教中心,旧时佛堂殿宇林立,现在大部分遗存是古时神通寺存留下来的建筑。
3、佛教自两汉间传入中国,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佛教文化。济南是历史文化名城,现留有大量的佛教遗存。其石雕佛像最早始于北魏,最晚大体以宋代为限(宋以后以泥塑居多),而以隋唐两代存留的作品为多。现存最早的佛教遗存是建于北魏时期的黄石崖石窟造像,但在济南地区佛教真正形成规模,却是在历城的柳埠镇。
4、柳埠佛教的盛衰与神通寺的兴废
5、魏晋南北朝,佛教在我国广泛流行,这一时期,佛教在济南也开始兴盛,以历城柳埠朗公寺为中心,形成了山东一带的佛教圣地。济南柳埠佛教的盛衰是以神通寺的兴废为主题的。
6、号称“山东第一寺”的神通寺是齐鲁最早的佛教寺院,其遗址位于柳埠镇东北的通天峪。神通寺始建于公元351年,为名僧朗公所建,古称朗公寺。为佛教在山东的发祥地,是山东早期最大的佛教寺院之一。据《水经注》载:“朗居昆瑞山,大起殿舍,连楼垒阁。”此时山东境内发现的佛教建筑几乎没有形成规模,山东另一个佛教中心在青州,其著名佛教寺院龙兴寺始建于北魏时期,也是100多年以后的事了。在这一时期,郎公寺周围不像现在有大量的佛教建筑,当时仅有零星的存在。
7、四门塔毋庸置疑建于隋代,但在塔心柱的四面佛身上刻有东魏武定二年(544年)的题刻,由此可见石佛是在建塔前雕凿的。所以此地极可能原有一塔,并毁于周武帝的灭佛运动中。另外,涌泉庵也建于此时期,据《历城县志》记载,“该庵始创于齐、梁之间”,即相当于北魏、东魏年间。
8、前秦时神通寺规模已经不小,但今天我们很少能在济南看到北朝时的佛教遗存,这可能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公元446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在574年的两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有关。济南作为山东当时的佛教中心,便首当其冲地遭到了禁灭。发展至隋唐时期,佛教在济南达到鼎盛,留下了众多的佛教胜迹。不仅目前的遗迹大部分都已建成,而且规模还要大。这种繁盛一直延续到宋代。我们今天看到隋代的佛教遗迹比较多,这是因为隋文帝杨坚出仕北周时,对周武帝取缔宗教的行为反感,而且其母吕氏出生于济南,为纪念她,文帝下令重建神通寺“以通征屡感”。再加上后代的统治者都比较扶持佛教,所以此时期在济南建造了大批的佛教建筑。
9、隋文帝当权后,佛教在神通寺重新兴旺,一直到宋代都是兴盛异常,大建佛塔,广造佛像,达到了“上下诸院,十有余所,长廊延袤,千有余间,三度废教,人无敢撤”之规模,被誉为“三齐名刹”。
10、神通寺与“三塔一崖”的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