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泥鳅有啥好处,《弘化》2011年第5期(总第69期)佛法与世间法对孝道的阐

时间:2022-10-31 19:18       来源: 未知

一、孝为众德之本


孝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所彰扬的至德要道,亦为立身齐家治国之良箴,因为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一己之孝,即能致一家之孝,一家之孝可以扩而充之,而为国家民族尽大孝。中国历朝以孝道治天下的贤明君王,比比皆是,可为明证。就体性而言,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就功用而论,孝可以成就一己之功业。


有关孝道的阐扬,最早可见于《尚书》之尧典篇,其中记载了虞舜因孝悌德行感化了父母与弟弟,赢得帝尧的赏识,而将帝位禅让给他。孔子称赞道:“舜其大孝也与!”足见我国自古以来对孝道的重视。因此,历来劝孝的格言也特别丰富,例如:“孝者,治世之经,立身之本。”“孝为众德之本、大道之基。”“孝顺为齐家之本。”“圣人以孝治天下。”“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忠君出于孝悌之门。”“孝子,百世之宗;仁人,天下之命。”


在中国文化中,阐释孝道要义最深入者,非儒家莫属,兹举其要者如次。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天地之性,惟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有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曾子说:“为人子,止于孝。”孟子也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除此之外,“十三经”之一的《孝经》,更是儒家阐明孝道的主要典籍,在史上流传甚广,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至深且巨,历代帝王、学者无不加以尊崇。

二、孝顺父母,得福无量

放生狐狸的功德和福报


世间提倡孝道,殆无疑义。而佛法所谓的孝道,在深度、广度上更臻究竟圆满,非世间之孝道所能企及。学佛的人都知道供养佛菩萨的福报很大,但是佛陀也告诉我们,孝顺父母的福报与供养佛菩萨的福报等无差别,《心地观经》说:“若人至心供养佛,复有精勤修孝养,如是二人福无异,三世受报亦无穷。”


佛陀于父亲净饭王临终时,为其叙述极乐净土的庄严景象,以及一心念佛往生佛国的道理。净饭王依佛陀的开示,放下万缘,一心称念佛号,净饭王于一刹那间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出殡时,佛陀为报父恩,虽贵为人天至尊,仍亲自为父抬棺。佛陀既救父王慧命往生极乐世界于前,复为父王遗体抬棺于后,处处示现世人应孝敬父母,报养育之恩。


佛陀曾于王舍城广演《大方便佛报恩经》,略云:


过去阿僧祇劫,波罗奈国王为奸臣所弑,祸延及其二子,其封国边陲之第三子在面临逼杀之际,遂携夫人及太子须阇提往邻国逃亡。途中绝粮,太子割自身肉以续父母之命。将至邻国,太子肉身已尽,卧倒路旁,父至邻国求援,国王闻之,甚是感动,遂派兵助其复国。中途见其太子身体如常,并终至得复其国。


当时的父王就是后来释迦牟尼佛的父亲净饭王,母亲就是摩耶夫人,而其中的须阇提太子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过去世的佛陀即曾以自身血肉供养父母,其大孝至德,岂我凡夫所能望其项背。


佛陀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于证阿罗汉果后,观见自己的亡母堕入饿鬼道中受苦,尊者藉神通力欲以饭菜喂养亡母,然因其母业报所感,故无法解除所受苦楚。尊者乃恳求佛陀开导妙法,佛陀告以于僧众解夏自恣日(农历七月十五日)仰仗十方僧众精进功德力,方能令亡母脱离饿鬼之苦。尊者从佛教示,供养圣僧大众,终得救母脱离恶道。


佛法对于孝道的阐扬提倡,较之世间法更为殊胜。佛弟子“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孝道之极致,不仅报答现世父母,更报答无量劫以来多生之父母,以及四生六道中之一切父母,使其永出苦海,常住正觉。佛法中有关孝道的阐发,足以让我们对孝道的精义做另一番界定。

友情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