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少林(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有弟子说:武术与禅很难合到一块,禅是佛门中高境界,武术是拳来脚往的事情,二者怎么可能相应呢?我说:你所理解的武术是打人的技术,而我所理解的武术就不是这样的。武字怎么写,你也知道的。一个武字有大学问,它已经把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概括尽了。止戈为武,武的目的是为了止戈,也就是为了和平,内外和平才是武术追求的最高境界。
弟子又说:那我们施展拳脚的时候,难免会生攻击之心啊,一拳一脚出去的时候,往往会立一个假想敌,这样练起来心里有目标,不会空洞乏味啊,这不是与学佛修禅相违背了吗?我说:人在施展拳脚的时候容易生起攻击之心,那是无始以来的习气,只要习气还在,即便不练武也常常会有攻击的心生起,甚至反而会真正的去攻击他人。练武的时候虽然容易生起攻击之心,但并不是真的去攻击他人。这个时候如果能够一念回光反观自心,既照察到自己的攻击之心生起的无端,又觉察到对立面的虚拟,更加认识到拳脚造作的幻化,那么可以从此进入到“道”的层面了。这个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轮体空”,无作者,无受者,无中间物。
弟子问:如何入手?答曰:高处着眼,低处着手,虚怀用心。
所谓高处着眼,就是说我们的领悟要高,识见要真,要知道我们宇宙法界的真正道理是什么。
涅槃经上说,法界有常、乐、我、净四种德性,而这四种德性又可以用常德来概括。既然宇宙法界以常德为旨归,那么有生有灭只是幻现的假象,恒常的不生不灭境界才是真实。以常德的立场来看,站此一边而生此杀彼,站彼一边而生彼杀此,这都是不对的,应该站在中和的立场彼此都不生不灭才是对的。涅槃尚且不用生,生死尚且无需灭,何况别个。中和、和谐是常道,也是正道;有生有杀、有亲有疏是变道,也即偏道。和谐状态就是一种常相。法华经上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可以这么理解,现前一切(色、心)诸法都住于真实之位,不动真实之际(中道第一义之真谛)。世间法(俗谛)与出世间的真实之际(中道第一义之真谛),是“相与不二而常住”的,世出世间并不矛盾。所以,“不二(本来和谐)”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涵盖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的“道”,而且是一种“常住之道”。我们内心对这个道理必须体悟和认同,只有体悟并认同了,你的眼光才会放得高远,你的心也就不再狭隘。你从此会心平气和,造作杀心也自会慢慢平息。
要知道一切事物的常态是什么。
一个国家如果战争频繁,和平时候少,动乱时候多,那绝对是一种不正的不常的非正常状态。简单地说,那就是变态,不是常道。再说佛法所讲的世界。什么是极乐世界?和谐无争而恒常安乐就是极乐世界。什么是娑婆世界?交相争斗而苦乐因循就是娑婆世界。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叫厌离心,其实我们对这个娑婆世界厌恶、反感,那还不算真正的厌离,因为那还存有生杀之心,与常道相远。相信不生不灭的恒常之道,是一种一直在那里的,永远不会变坏丢失的道,内心彻底认同,念兹在兹,心向往之,才是真厌离;不迷恋于沉浮的世情,不强留无常的幻境,追求极乐真常,才是真厌离。习武之人,若能生起对无常生杀的厌离之心,追求内心和平安乐的常道,不仅可以达到至高至妙的武术境界,还对求生极乐世界的净土念佛法门的修持有帮助。
弟子又问:何为低处着手?答:即是你前面所讲,拳脚往来之间,难免带有攻人的杀心,因此而不得自在。这就是我们的低处,也是我们的下手处,不可稍存逃避之心。首先要从心底里承认自己的问题,而后用正确的方法加以解决。既不可放任他,也不可强行压制他,还不能失去自己的耐心和信心。
怀孕前三个月不能放生吗我们的杀心,不会无缘无故的生起,这跟无始以来众生相互之间的怨结有关。这个怨结之气结于心胸之间,一遇今世的外缘激发,就会显现出来。我们用工夫,就在这个激发显现出来的当下。伸拳出脚之间,脑海中必有浮现,心胸内必有芥蒂。某某人曾经如何欺我,某某人又是如何可恨,等等。此芥蒂所在,即无始无明所在,无需追究久远以前所结之因缘。现今脑海中、心胸内之所存,即同久远之所结,无二无别。当观察思惟当下所现之胸中芥蒂,即是因缘和合所生。而‘因’本身不能产生这个芥蒂,‘缘’本身也不存在这个芥蒂。所以叫做假合,不可能真的合成。也叫做幻生,假合幻生。我们的心尚且念念迁流,虚幻不实,不可捉摸,何况心胸中的幻相呢,更加虚幻不实。
无始以来,外见顺、逆境界,内生爱、恨情结,所谓因缘假合而生种种结业习气,是名为魔所惑,为魔所使。是被魔幻迷惑了,被魔王操控了。如此观察,自能了知杀心起处以及假想对手的无端和虚妄,伸拳出脚之间,心胸中也就没有了拳脚之相。人们常说的“真人不露相”,其实就是这样达成的,是从心里用功修成的。
没有了拳脚之相,不等于不伸拳出脚,而是伸拳出脚的目的和理念不同了。一者伸拳就是伸拳,出脚就是出脚,毫不夹杂别的心念,即一念而证无念;二者伸拳出脚即是自他交(切磋)融(融和)之有,拳脚回转即是自他两忘之空;三者是拳脚收来念“阿弥”目空如幻娑婆,伸拳出脚念“陀佛”身往(心向还不够)妙严极乐。前是实谛所摄,行之甚难;二是俗谛所摄,只可作为自他入道之方便;三是真俗不二,自力他力不二,以深信切愿笃行,复借弥陀愿力,即得超凡入圣,行之便易。如此行持,于生杀无常之低阶,即入恒常不灭之胜位;如此禅拳,即世间而出世间。利益大小,全在用心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