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生鱼一般几条最好
1、18日,福建晋江渔民在后渚港附近海域网获一条“怪鱼”,经鉴定,这条“怪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当日下午16时许,在福建泉州边防支队仙石边防派出所官兵的护送下,这条“中华鲟”被放生。
2、当日上午8时许,福建晋江市陈埭镇海尾村渔民许进兴夫妇在后渚港附近海域捕鱼,网获一条尖嘴、长方形的“怪鱼”。据许进兴介绍,这条“怪鱼”身长50厘米,口在腹下呈“一”字形,背部有菱形骨板,口前有触须。许进兴说:“我捕鱼二十几年,从没有见过这样的鱼,村民也都说没有见过这种鱼。”当时有围观群众说这很可能是受国家保护的珍贵鱼类,于是许进兴就联系仙石边防派出所。
3、经福建晋江市海洋渔业局的工作人员鉴定,这条身形奇特的鱼是“中华鲟”,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条鱼身长50厘米,重5公斤,健康状况良好,符合放生条件。随后,这个所官兵和当地渔民一起开船至晋江,放生这条“中华鲟”。
4、据悉,“中华鲟”有“水中大熊猫”和“水生物中的活化石”的美誉,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5、本应生活在淡水的鳄龟,不知为何却在海边出现,幸好被了解该方面知识的市民认出。林业人员猜测,这只鳄龟极有可能是被不知情的市民放生到海里的,可谓好心办了坏事。
6、在环岛路靠近曾厝垵一带的沙滩上,出现了一只个头不大的龟,它爬呀爬,拼了命似的想往岸边靠拢,似乎想远离身后这片大海……昨日上午,这一幕被市民黄女士尽收眼底。
7、这海龟怎么不愿意待在海里呢?定睛一看,黄女士发现这不是什么海龟,而是一只应生活在淡水的鳄龟,海水那么咸它当然要跑啦!好心的黄女士拿来一个塑料泡沫箱,将鳄龟暂时安置在里面,并迅速报警。黄女士猜测,这只淡水龟不会无缘无故出现在海边,可能是被一些想做善事的市民放生到海里了。
8、黄女士的猜测与随后赶到的林业人员的想法不谋而合。林业人员介绍,许多闽南人相信放生海龟可以积德积福,这本来也算得上是好事一件,但放生之前却没有看清楚对象。“海龟和鳄龟其实很好辨别:鳄龟背甲的甲峰明显、尾巴细长,和鳄鱼很相似。”
9、林业人员建议,市民若想放生,最好先联系相关部门,在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地点放生。
10、福建漳州芗城区文物遗产收录
二、放生哪种动物功德最大
1、覆船山遗址:芗城区芝山镇新石器时代市文物保护单位
2、1958年发现。遗址面积约1800平方米,属贝丘遗址。采集有石锛、打制石片和夹砂红陶片、夹砂灰陶片等。陶片纹饰有曲线贝齿纹、篮纹等,可辨器形有罐等。
3、东门城楼及城墙遗址:位于漳州市区新华西路东侧。
4、漳州城域自唐至宋逐渐发展,元代时改建城楼及城墙。
5、1996年前还保存着东门城楼及新华北路口残存的100多米长的城墙,系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改建的城楼及城墙遗址。1996年城楼和城墙被拆除,新建了东城门,曰“文昌”门。
6、东、西桥亭及濠沟:[芗城区修文路东端、西端唐-清市文物保护单位]
7、东桥原名登第桥,因唐代周匡物登第而名;又称东清桥。西桥原名登仙桥,又称西清桥。两桥均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始建,架在濠沟两岸,形制相同。石梁桥,东西走向,长约8米,宽约5米。北宋时,在桥北侧建桥亭,称东桥亭、西桥亭。清嘉庆年间(1796-1820)重修。两座桥亭均坐北向南,三进三开间,抬梁式木构架,硬山顶。
8、濠沟始建于唐。《漳州府志》记:“城中故有濠沟始于西北而中分之,为东、为西”,“濠环抱子城”。宋绍兴年间()扩城后,“盖城既环于外,即以旧濠泄城中之水潦也”,“东濠西沟宋设二闸”。历代多次修浚,1950年全面清理和维修。濠沟长约2公里,宽5米,深5米,两侧驳岸以条石砌成。今虽多段破损,但仍具排水作用。
9、湖内古井:湖内井[真济宫东侧宋代市文物保护单位]
10、宋绍兴九年凿建,宝庆三年重修。井栏用整块巨石凿成,圆形,有收分内敛,直径2米,高62米,厚25米。井栏上刻“本院僧□□造绍兴已未”、“宝庆丁亥重修”。一说此井位于南唐保大十一年漳州剌史林冼所建的法济寺内,是法济寺井。据《龙溪县志》载,此井“在城西旧天妃院,泉极甘美,辟瘴疠”,称“天宫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