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轮禅师曾作了一首偈说: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六祖听到这首偈后,说:这首偈还未真正明白佛法真义。如果依据这首偈来修行,就死掉了。对境心不起,认为这是功夫好,是错误的。要晓得:我们修道成佛是成活佛。绝不是死在那里,变成金木土石,那还成什么佛呢?那样不能起用,不能度生,一点价值都没有。所以,六祖也作了个偈子:
“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慧能没伎俩”是针对有伎俩而言的。所谓有伎俩,即是有功夫,心有所住,不空荡,着在功夫上了,这就是法执,是不行的,要把这“功夫见”打掉。修到八地以上才进入无功之用,方是大用。八地以下都是有功之用。
“不断百思想”,思想就是识神。一提起识神,大家都害怕了。识神本是个坏东西,是生死根本,但我们认识了本性之后,识神就变为妙用了。识神是为主人工作的仆人,真如犹如主人,主人指挥做什么事,识神就做什么事,方见妙用无边。所以,思想用不着断,断了就不能起用了。真心和识神,如水和波,除掉了波,水也没有了。真心发起思想,才能应缘接物、随缘起用,才能神妙无边。假如断除了思想,象一块木头、石头,那还有什么用呢?所以“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不起心动念,怎么能起用呢?譬如,我们说法,也要起心,也要动念呵!听法也不能不起心动念。虽起心动念而不着相,等于没有起心动念。正起心时,也不见有话可说,有理可得,这就叫做不起而起、起而不起,归于空寂。真性起妙用,就是虽比量而现量,虽分别而不分别。绝不是一切都不知道、死而不动,而是了了分明、妙用无边。所以,“对境心数起”正是起用时。
“菩提作么长”,菩提是妙明真心,不增不减、不生不灭,即使修成果地佛,也没增加一分,怎么会有所增长呢?卧轮禅师听了这首偈,翻然改悔,从而证入大道。
放生(资料图)
放生鲤鱼有什么寓意在没有师父主持,自己放生的时候,可按下面这个简单的仪轨恭敬行之。无量功德。阿弥陀佛!
1、称名(念三遍):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2、忏悔(念三遍):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在佛前求忏悔。
3、皈依(念三遍):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
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傍生。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
4、念佛(念数遍):
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5、开始放生(念三遍):
希望你们被放以后,获尽天年。
临命终时,乘佛本愿,往生极乐。
6、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仪轨完)
一边有人放生,一边有人捕杀(资料图)
问:看到别人一边放生,然后一边又有人捕杀,请问这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答:放生有放生的功德,捕杀有捕杀的罪过。我们放生的人作自己的功德,人家捕杀的人造自己的罪过,人间世事皆相对存在,有善必有恶,有忠必有奸,总不能因为有恶人捕杀之罪行,我们便不作放生之善行吧!就好像医生医治病人,总不能保证病人以后永远健康;饥荒赈灾救济,也不能保证灾民以后永远不受饥寒;工匠盖房子也不能保证房子以后永远不会损坏!世间万事皆是如此,为何独于放生一事却特别质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