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鱼能抓起来吃吗,放生鸽子的句子 《心经》的观与照

时间:2022-11-21 02:19       来源: 未知

放生鱼能抓起来吃吗,放生鸽子的句子 《心经》的观与照

根据我的观察,会读书的人都具有某种快速浏览的能力,于浏览中选择必需精读的书,好比科学种田,让有限的精力付出,用之于种一得十、得千、得万的收获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260字。较之于600卷、480余万字《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许多人只能选择那260字来读。


“般若”是梵语音译,读音为“波惹”,于“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大智度论》)。作为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般若波罗蜜是哲人的慧教,佛学之根基,诸佛的智母。这样有益的书,能不精读么!


那么,作为智母的佛学,它对人世与人生持怎样最为明智的看法呢?人怎样才能圆满实现自我价值去获得一种真正的自由自在,去有利人类呢?应该说,人活着想弄明白的就是这个问题。任何一个有所追求的人,心里都装着这个问题。人是社会的人,尽管受制约于外部种种因缘关系,但这个问题毕竟属于自我内心的问题。《心经》的主旨,就是直趋人心,启般若智,以辨知生命存在的本质状况与真实价值,去度过苦难,轻松步入自我解救、人格完美的自在境界。梵语“波罗蜜多”为度达之意,全靠般若这一航灯的智照,所以称“般若波罗蜜多”。这种度达,要做到六种修持,谓“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亦统称“菩萨行”,也就是佛法。


佛法强调“直指人心”,认定心外无法,且“心为形主”。若要修身,必先修心;而修心之道,在于观心。心中装着种种念头、疑问、矛盾、烦恼、道理,想做点好事,又觉得如此这般并不好,而是坏,总之,美的,丑的,善的,恶的,佛的,魔的,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怎么办?便只有自己观察自己的内心,经常采取横扫的办法,去烦,断念,坚持下去,以便进入清净自在境界。观音菩萨关注世界,外观世音,关注自心,则内观自在,两者相辅而行。《心经》以观内心为宗,以观外部世界为条件,二者也是相依而得的。没有自在之清净心,就无从凭借此虚静透明的慧心去观看人间百态,利益人类社会。《心经》的开篇首句“观自在菩萨”五字,开门见山,自观自心,开悟在心,是全文的龙首。


释迦佛祖创教,目的在于拯救众生的灵魂,全部命意,以人为本。而不同于其他宗教之以为神为本。而灵魂的拯救,在于自心所具有的佛性,亦即人性中的般若智慧。在挣得自身解脱的同时,造福众生;在造福众生的善行中获得自身的解救。慈悲为怀,自度度人。慈以予人以乐,悲以拔人之苦,两者都放置“心”上。至于怎样去慈悲,靠行动,靠“菩萨行”。而行动之前,关键又在于开篇首句五字中的第一个“观”字。即怎样看世界与人生才是正确的观察?则《心经》的回答很特定、潇洒、简缩、深奥、振聋发聩,曰:“五蕴皆空”。


原来人的构成,有五种成分,大致而言:“色蕴”指人的身躯,属物质。“受蕴”指人的感受;“想蕴”指人的思想;“行蕴”指人的运行;“识蕴”指人的全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都属精神。无论哪种成分,都蕴涵丰富,蕴藉不显,蕴蓄深奥。也就是说,大千世界中,人本身都是一个个丰富多彩、复杂多变、奥妙无穷的花花世界。“五蕴”的概念,本是对人间世与世间人实实在在地充分肯定。人间世是大世界,世间人是小世界,小世界组成大世界,统称大千世界,大小都是世界。世界是如此繁花似锦,变幻莫测,然而,若通过般若慧智对其进行彻底的观照,翻然得出的是,这一切原来都是空的,叫做“五蕴皆空”。那么,到底怎样理解这空呢?


原来“空”是对“五蕴”也就是对世间人与人间世而言的。“五蕴”的“色”,是人这一物质世界的总括。佛教指一切物体及其形状外貌叫“色”。当提到“色”时固然指世间一切物体,但主要是指人。首要是人心,“色”、“受”、“想”、“行”、“识”。这些都是实有的存在。都是有,不是空。


而“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却又指出“色”“空”没有什么两样,没有什么区别,二者是一回事,好比一个银币的两面,谓之“空有不二”。那么,又怎样来理解“空”与“有”这两者相对统一的关系呢?便提出了如何“观”,又如何能“观自在”佛法根本问题,即《心经》用以启悟的要旨所在。


不仅是人世间,即使是宇宙,不仅是世间人,即使是细胞,以至构成物体的比原子核更简单的基本粒子等一切“色”,其自身的存在,无一不是条件的组合。若离开了条件,自身就不存在,当体成空。空是永恒实在的。宇宙是空的,才有地球月亮;房子是空的,才能住人;瓶子是空的,才能装东西;鼓不空敲不响;肚子不空食物进不去,生物就活不了;等等这一切日常所见,都叫做“有不自有,因空故有;空不自空,因有故空。”(《三论玄义》)原来“空”与“有”是一个东西,“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心经》反复强调的,在于这个“空”字,这是因为生活中看到的,是“色”,是“实相”,是“有”,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更为重要的观察与发现,应是“空”,应是“无相”,应是“无”。它存在着,却看不见摸不着,看来很玄。更有趣的是《心经》原文260字中使用否定词“不”9次,使用带有否定语气的“空”7次,特别是“无”21次。三字相加,计37次。都紧绕“空”的观念,用否定的看法行文,目的在于消除对“色”、对事物“实相”、对“有”的执着。


人们常说的“条件”,即作用事物发生、存在、发展的种种“因素”。佛学谓“因缘”,含事物发生的直接缘起与形成这缘起的种种前因。在词义上更准确圆该。因为在全部前因中缺一即没有该事物的或产生,或存在,或发展。故一切事物都是缘生事物,一切都“事出有因”,有缘由,有过程。这样,可能性才能成为现实性。若离开缘生,一切都无,一切皆空,就谈不上自性。所谓自性,指事物本有的真实本性。比如人,佛教认为个个都自有觉性,即佛性,但每个人都处在因缘的复杂链条的交织之中,时刻在变异。比如,少年时期的自身已不全是童年时的自身,中年时的自身已不全是青年时的自身,老年时的自身更不同于童年时的自身。自身在因缘过程中变异着,受支配于无穷无限无止的大空,即受支配于一生行走过来的无数因缘关系。这样一来,自身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人的一生,刹那刹那,刹那间如梦,如幻,如泡,如影,一切“实相”在时空流转中都成了“空相”。然而,即使人生多变,但认识自身本来如此的真如觉性不会变,它与生俱来。所以不显,多因习染而致。因此,对“实”与“空”、“变”与“不变”的开悟是一个认识过程,自觉过程。此刻我想起李白说的:“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在无限大的空间与无限长的时间中,人的生命虚幻短暂如梦,实在应该活出些乐趣与滋味来。如何观察,应是于实相中看到空相,人就会活得大气、潇洒、自由、随缘,无挂无碍,与自然靠得近些,方能与众生共欢乐,共命运,又能于空相中把握实相,务实为智,观心除染,慈悲为怀,精进不息,内心充实。


佛教的根本观念是相对统一。“空”相对着“实”。而“实”即“法”,知法即知实。法是实的存在状态,即缘起状态。一切法都依缘而生,依缘而存,依缘而转,依缘而灭。故佛教的智慧,是一种与四大皆空的大觉智慧并行的“如实观”智慧。依此智慧去行动,行动过程中观结果,于实践中检验正觉,谓之“证菩提”。


一面是空,一面是色。一面是空相,一面是实相。一面是非我,一面是实我。一面是空性,一面是真性。以至于一面连法也否定,一面却虔诚聆听佛法。以至于一面是非佛,一面礼佛为至尊。以至于连“空”也予以否定,谓之“空空”。既然连空也否定了,什么生死、垢净、增减、智愚、眼界、意识界等等,一切的一切,无不都是空的了。故尔“诸法空相”是从“诸法实相”中抽绎出来的。“无”是从“有”中抽象出来的,否定来自于肯定。如“不生不灭”是从“有生有灭”中发现的,物不生,它就不存在灭。一物生出,它就走向灭。一切都是无常的,变异、变老、变衰、变灭,无不如此,相对又相依,无此即无彼。这样,有即非有,空亦非空,实为亦有亦空,谓之“中谛”。中谛是大乘佛教的大道理,两面论。一面是“空即是色”,一面是“空中无色”,当它提到“无”的时候,是强调不必执着于有。始终采取的是“空有不二”、“空有圆融”的观察方法,谓之“真空妙有”。这是一种防止人们观察事物普遍存在的执实性的一种无碍境界。比众生的执实习惯高出一筹。人们称之为“无碍哲学”。教人在观察人事世情时,对于看上去的确真实、无可怀疑的物事,还要看到那只是暂时的,因缘相继中的一瞬,一刹那。不妨取中谛“空有圆融”这中道的第一要义原则,才能舍弃执着而妙得,无挂无碍无恐怖地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即进入超越生死的境界,去体会“无我”的解脱之乐。

心若止水气无处而生


心若止水,气无处而生(资料图)

古时有一个妇人,特别喜欢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谈禅说道,开阔心胸。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落锁而去。

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仍置若罔闻。妇人终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地方来受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

“为什么?”

“气也没有办法呀。”

“你的气并未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高僧又离开了。

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放生鱼放什么品种

“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高僧笑道。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人问高僧:“大师,什么是气?”

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视之良久,顿悟。叩谢而去。

友情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