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见佛教不是自私自利的宗教。除了自已出离也要设法使得一切众生都能出离。所以说人欲想成佛,先行菩萨道,菩萨道的实践者,必须是更深入更扩大地入世,唯有打入了世间的群众之中,才能化道群众,为了化道群众,必须更积极地肯定人生的行为价值,发挥人生的道德价值。从而可知,厌世是入世的启发,出世是入世的目的。佛教是以出世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从修行一直成佛,既没有“入世”也没有“出世”,因为一直在这个世道进行的。
生日放生回向文虽然佛经上有所谓“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琉璃世界”等净土,劝人念佛往生彼国。但这不过是诸佛菩萨为了度化众生的一种权宜方便,佛教的目的在于“化人间为庄严净土、变地狱为极乐世界。”这才是佛教的真正宗旨,并不是要人人逃避这个世界而躲到西方净土去享福。
可以找人代放生吗不少人都批评佛教 “太悲观”“太消极”这并不奇怪,但这只是误解。
佛教揭示人生有生、老、病、死等痛苦,以及“人生无常”,认为世间万事万物不过是过眼云烟。名、利、财、色都是虚幻的,劝世人不要爱恋不舍这些虚幻的东西。因为“多欲为苦”欲望太多常是痛苦和烦恼的根本。劝人要知足少欲。每一个人要衡量自己的才力以决定欲望的多少,自己的才力不够,却整日空思梦想,岂不自惹烦恼?
不过,佛并没有要求人们“绝欲”,而是说“少欲知足”。过分节约会伤害自己的身体。他自己在二十九岁出家以后,就曾经依照当时外道的苦行办法,瞎炼盲修,每天只吃一颗米、一粒麻、搞得身瘦如柴,体力不支,结果并没有达到他所希望的觉悟。最后佛才了解虐待自己的身体,并不是达到解脱之道的方法,身体虽然不是真实,总有死亡的一天,但修行却用得到身体,身体不健康,既不能思考推理,也不能打坐禅定。
“少欲知足”是一种“中庸之道”,《四十二章经》里的第三十四有这一段记载:
佛问一个未出家前喜爱弹琴的和尚说:“琴弦如果太松,拉得出声音吗?”
“不能。”
“如果弦绷得太紧呢?”
“弦会断的。”
“如果弦调得恰到好处呢?”
“那就可以拉出多种美妙的音乐了。”
这也就说明佛也并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纵欲主义者,也不是故意挨饿受冻的自我虑待主义者。佛教的“少欲知足”乃是达到幸福快乐的“中道”主义。
摘自《佛法与人生》杀生祭神也要担业杀生祭神也要担业——河神受戒’的故事
江西省鲟鱼嘴,此处河水,浪汹而险,有‘无风三尺浪’之称。当地有座龙王庙,极为灵感,往来的商人,必定杀生拜祷,行船才得平安,长久下来,为祭拜所杀畜生,其数难以计算。到了明朝崇祯年间某日,有位戒德高深的法师从那里经过,将到的前一天,管理龙王庙的庙祝梦到龙神告诉他:‘明天有位僧人会到此地,他过去世和我拜同一位师父出家修行。他修行不懈,今世成为高僧;我因一念之差,堕落为血食之神(受信徒用杀死之畜生祭拜的神),杀生的罪业很重,将来必定要入地狱受大苦报。明天代我恳求法师传我佛戒,以后拜我,不得再用酒肉。’次日庙祝出去查访,果真遇到这样一位法师,于是向法师说起缘由,并延请他到庙里,为龙神传戒说法。从此河水风平浪静,来往的人再也不用杀生祭拜。由此可知,既使为神,若贪享血食,同样犯杀戒,应入地狱受苦报。
若所拜的神是正直聪明而仁慈,你用畜生拜对他是一种侮辱而大不敬之行为,你所求的不可能如意,且须自己承担杀生罪过。世上或许确有杀生拜鬼神求福如愿的事,我们应了解的是鬼神也有犯过错的时候,若因贪享血食、受你肉供,就赐你不该得的福,帮你不该帮的事,这是一种既犯杀业又犯偷盗业的受贿行为,日后自有其应受的苦报;就你而言,除了须共同承担杀生的罪业外,该受的苦报强求而免,应知避得了一时躲不了永远;不应享的福报强求而得,焉知不是经由鬼神斡旋而预先透支日后应亭的福报,如此则又何喜之有?由上可知杀生祭拜,对神对人,两皆有害。
佛教故事推荐:
因果报应实例三则
十二则打猎恶报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