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天上海放生啥
1、法鼓山圣严法师常说:“我们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如何实践他这句话,个人认为,我们的社会应恢复简朴生活。
2、按社会文化分类大概可分为三种:
3、宗教人士之简朴:放弃俗世生活,不婚聚、守戒、不荤食、不积私蓄。能这样过生活的宗教人士“需要的自然不多”;除了皈依宗教生活,“想要的也不会多”。可见宗教团体最合乎简朴、环保生活。
4、学术界的简朴:所谓“学海无涯”,学术、教育、文化人士、穷极一生,醉心其学术、教育、文化事业,既无经济实力,也无闲暇时间,更无兴趣声色犬马。奢侈享乐不但会造成浪费,更是浪费时间,这是一介学者们最难付出之代价。
5、慈善家之简朴:慈善家有富裕人家、也有检拾破烂、乃至行乞赤贫的人士做慈善事业的事例不鲜。虽然贫富有别,可能悬殊很大,但却有同一慈悲心。佛教称“同体慈,同体悲”;孔子称“推已及人”,又说“攻自厚,而薄责于人”,这就是慈善家简朴的风范。
6、创业家之简朴:各行各业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无不是经过艰苦卓绝、胼手抵足、奋斗而成的。创业的大事业家,即使已成功了,但仍终生不渝地过着简朴生活。虽然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但创业家们简朴一生,正是他们的创业精神。
北京放生团网站7、简朴生活之介定:通常所称之“俭朴”比笔者所提之“简朴”尚要严格一些,因为“节俭简朴”,尚待克己工夫:而“简朴”乃是一般正常生活,只要不奢侈、浪费,即是简朴,是十分人性的生活。
8、例如天主教之耶稣教士要求守贫、守贞;佛教之守戒;儒家孔子要求“食勿求饱居勿求安”可说都是“俭朴生活”,因为这须要他律与自律:笔者所提之“简朴生活”只有自律,没有他律;全凭个人的道德情操,与事业精神。至于社会上一介寒士与社会边缘人虽然也是过着“俭朴”或“简朴”生活,那只是没有生计不得不过着贫苦日子,当然不能算是“俭朴”或“简朴”生活之列。
9、简朴生活的贡献:至少有节约能源,减少浪费,培养情操,增进财富四种功能。
10、节约能源:我们所提是“简朴生活”并非“俭朴生活”,前已提及,俭朴的要求可能不容易作为普世价值,很少有人能做到;但简朴生活没有繁文缛节,是单纯朴实的平民生活,以满足“需要”而已。现代社会、个人、家庭之衣、食、住三者为家庭基本需求;而行的需要已是国家的责任,由政府规划执行;而人们消费浪费最多的恐是在娱乐、旅行上。因为这些消耗经费、能源最多,其次则是个人、家庭的消耗,节省能源是人民与政府共同责任,才能达成简朴生活的目标。
二、放生甲鱼和乌龟的区别
1、减少浪费:节省能源,相对即是减少浪费;但这并不是说节省能源即绝对可以减少浪费。如节约不适当就可能会影响健康。影响健康之节约本身就是浪费。反而成为无效的节约或负面节约,这也算是一种浪费。亦如我们买回一些便利又用不到的货品,虽是节约实际就是浪费。
2、培养情操:无论是自律或他律都是一种情操之表现,情操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简单地说:这是一种自觉的道德规范。有受道德规范的人,就会从简朴生活中表现出来。儒家之“诚于中、形于外”;“民吾同胞,物吾予也”就是天人合一之情操,也是环保最高的境界。
3、增加财富:俗语说:“大富靠命运,小富靠勤俭”。也有由小富积累变成大富之可能。王永庆先生是从经营米店起家的大企业家。事实上,创业有成的各行各业人物都是靠勤劳简朴而斩露头角,成为社会各界的领导人物。
4、小结:圣严法师曾提倡自然、礼仪、心灵三大环保,在20年前台湾之中国哲学学会曾召开一次学术会议,提倡清贫生活,早已结集成书,笔者认为简朴生活易知易行,小则可提升个人情操,次则可改善社会风气;终则可维护地球环保。心灵环保是一切环保之动力;简朴生活是一切环保的起点。
5、放生有时并不能真正积功德,反倒鼓励不肖商人捕捉野生动物,甚至破坏山林的生态。我们何不从放生到护生,一起来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呢?
6、北投佛教文化馆与农禅寺,把信众捐来作为放生的钱共一百三十万元,转请台北市立动物园兴建了七座鸟园,专门收容为人弃养或遭人伤害的稀有鸟类,这些鸟园叫做“护生鸟园”。
7、我读到这个报道,忍不住喝彩,佛教界千余年来讲“放生”,已经成为积习难改的行为,由于放生积功德的观念,鼓励了那些不肖的商人捕捉野生动物来卖给佛教徒,动物在捉放之间吃尽苦头,甚至横死山林。也由于放生,放鸟则破坏山林的生态,放鱼则破坏河流的生物链,非但被放的鱼、鸟、乌龟不能得救,反而害了山林河流里原住的动物。又由于被放生的动物都是繁殖畜养,根本没有野生的能力,每次有佛教徒放生就尸横遍野,令人不忍卒睹。
8、放生已经成为环境森林破坏的大问题。我的弟弟从前住在阿里山,他说阿里山是佛教徒放生的热门地区,放生活动几乎五日无之,每回放生法会过后,佛教徒呼啸而去,留下满地的鸟雀,或挣扎死去,或奄奄一息,或成为野猫野狗的食物,连非佛教徒看到那种“惨烈”的画面都会落泪,搞不懂为什么慈悲的佛教徒竟有如此无知野蛮的行为。
北京城区寺院放生池9、我也曾问过许多环保专家、生物专家,谈起佛教徒的放生行为,他们也都代表,在山林溪流胡乱放生是愚蠢的行为,对环境与生物有百害而无一利。
10、从前,我也时常参加放生活动,虽然眼见许多动物当场死亡,有些师父告诉我们:“它们是当场得到超度,转生善处了。”我心里虽然有许多疑惑,但也曾想:放生最可贵的不在行为,而在慈悲之念,倘若人有一念之仁,放生的功德就圆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