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 第七讲
五随烦恼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憍,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沉,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
或无别体,惟是烦恼分位差别(“分位”这个词是一种很全面、很精微的表达。是指从某个积聚或相续上分出来的种种差别位,包括空间上的、时间上的,可粗可细、可长可短,细到一个微尘、一个刹那的所在都叫做“分位”。这里说的烦恼分位,应当是指相续上的分位。);或有别体,性是烦恼同等流类(就像一条河的上游水和下游水属于同等种类那样),故名为随烦恼。
“随”是相对“根本”而说。有些没有另外的体,只是某个烦恼的分位上的差别;有些有跟根本烦恼不同的体性,是某个根本烦恼的同等流类,所以叫做“随烦恼”。
一忿者,依对现前逆境,愤发为性。能障不忿,执仗为业。此即瞋恚一分为体。
一、忿,就是依着对于现前不利于自己的境,或者对自己不好的境、自己不喜欢的境,内心愤发作为体性(忍不住爆发出来,叫做“愤发”)。
忿的作用是能障碍不忿。不忿是指心里能保持平静,而不愤怒。其次是起了忿恚,就要拿刀、枪、棍、棒等的武器来打击对方。
忿是嗔恚的一分,嗔恚是总体上的命名,忿是它的一种表现。就是到了已经压不住而爆发出来的阶段了,这时就要拿东西打了。就像有些人脾气暴,两句话不合,就开始干仗那样。
二恨者,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此亦瞋恚一分为体。
二、恨的体性是以忿为前提,心里怀着恶意无法舍弃,这样结成怨敌。比如有的女人恨心大,恨你三年还不放下,就是已经成了怨结,衔恨不舍,一提起来,就恨得咬牙切齿。
恨的作用是:(一)能障碍不恨。比如打归打,骂归骂,事后并不恨你,就是没有恨心。如果发生了冲突,一直怀恨在心,成了怨结解不开,那就障住了不恨。(二)使心热恼。比如一想起所恨的这个人,或者一跟他接触,烦恼马上就冒出来,心里特别热恼。一提起对方,就怒火中烧,愤恨不平。
恨也是以嗔恚的一分为体。
其实,外在并没有什么亲和怨,对于事情的态度也不是一定要恨得咬牙切齿,使身心热恼不堪。只是人不明白万法唯心,而把假立的自方、敌方当成是真实。然后,一直想着对方如何不对,想着他如何伤害我,这样怀恨不舍,一直放不下这种执著。其实以仇恨的心,受伤最大的是自己。在生恨心的时候,五脏六腑都受伤,最终还因这种心要堕恶趣。
如果你晓得用心的法则,就会对冤家的加害,唯一作善知识想、作饶益想、作消业想。这样只会生欢喜心,只会念他的恩德。
所以修安忍时这样想:这是佛显现忿怒相,以威猛的手段消除我的业障;这是我的善知识,他特意这样显现,来锻炼我的安忍;这是极难得的机会,以这一次安忍,能消除多生累劫造的业障,能圆满很大的资粮,所以他对我有大恩德,他给我堵住入恶趣的门,赐予我安乐果。像这样只念他的恩德,就没有什么冤害了。心里没有恨意,反而得到了清净。
从这个举例,你要体会万法唯心的道理。是苦是乐全在你怎么用心,除了用心的方式,再没有别的苦乐之道。你的心能往好的方面想,一切顿时成为好的,而没有坏的;你的心若往坏的方面想,一切也顿时成为坏的,而没有好的,这叫做“唯识变现”。
懂了这个原则,平时无论遇到什么违缘,都要作安乐想、得饶益想,这样就不会生起恨的心理,也就无往而不利了。
三恼者,忿恨为先,追念往恶,触现逆境,暴热狠戾为性。能障不恼,多发凶鄙粗言蜇螫于他为业。此亦瞋恚一分为体。
三、恼,是因为前面已经生了忿心和恨心,或者想起过去不愉快的事,或者触到了现前的逆境,碰到了怨家对头,那就“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一下子心里暴热起来,有一种狠戾的心态。
恼的作用是障碍不恼,会从口里说出很多凶暴、恶劣的语言来刺激对方。其实这是一种报复心理,因为恨对方,所以一碰时,就说出很多恶狠狠的话来刺伤他。
“蜇螫”就是像毒蛇咬人那样。意思是过去结了恶缘,现在触到了逆境,心里顿时狠戾起来,就会口出恶言。这样恼乱对方,造恶口的业,它的毒害胜过了蛇毒。
如果有恼的心理,一见到冤家,口里就说各种刺伤他的话,这种果报是死后会受毒虫身,无法解脱。所以修心的人要戒掉恶口,说话不能狠毒。
那么,忿、恨、恼这三种心有什么共同点,又有哪些差别呢?忿、恨、恼都是以嗔心为体,都是嗔心的表现。忿是缘着现前的境,一下子暴怒起来,手里拿着器杖。恨是缘过去的事,想起“他怎么对我”,生起了一种恨他的心理。恼是想到过去的事,又触到现前的境,一下子恼怒起来。又可以说,以忿就发起了身表业,手里会拿刀、拿枪等;以恨是在意念上没办法脱开,一直怀恨不舍;以恼会发起种种暴恶的粗语。
四覆者,于自作罪,恐失利养名誉,隐藏为性。能障不覆,悔恼为业。谓覆罪者,后必悔恼不安隐故。
四、覆藏,是指自己造了罪业,害怕被别人知道了,会失去利益、名誉,而把罪行隐藏在心里,不坦白发露。
覆的作用是障碍不覆。常常串习覆藏的心理,养成习惯,就会很难坦白发露。而且,罪业被覆藏在心里,将来一定会引起追悔、热恼,而不得安宁。
好比树的根露在外面,树很快就会枯死,如果埋在很深的地下,树就会长出繁枝密叶。意思是:根一旦暴露出来,就活不了,会枯死;根如果埋得很深,因为是保护了这个根,所以有不断生长的力量。
所以有智慧的人,造了罪业马上发露,即使造了重罪,也能很快悟到空性。愚痴的人因为护惜自己的面子,会把罪业覆藏在心,每每因小的过失而招来大苦。这样把罪业埋藏在心里,它的根一旦坚固,就难以拔除,所以会不断增长,小罪会变成大罪。
《首楞严经》中说:“菩萨观覆,如戴高山,履于巨海。”在菩萨看来,覆藏罪业就像头顶高山、走入大海那样。以覆藏心的作用,使人造了罪业无法忏除,最终酿成严重的后果。所以,修心的人一定要谨慎防护。
此以贪痴一分为体。恐失现在利誉,是贪。不惧当来苦果,是痴也。
覆藏的心态是以贪和痴各一分为体。就是说,在覆藏的心态中既有贪的一种成分,也有痴的一种成分。害怕说出来会失掉现在的利养和名誉,这是“贪”。不畏惧将来堕恶趣等的苦果,这是“痴”。
五诳者,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此亦贪痴一分为体。
五、欺诳,是指为了获得利养和名誉,假装很有功德,行为诡诈。比如为骗取别人的恭敬、信任,使他来供养我,或者得到名誉,就假装有持戒、修定、开悟等的功德。像这样,为了骗取利养、名誉而伪装的心理,就是“诳”。
诳的作用:一是障碍不诳,二是造邪命的业。“不诳”指表里如一,心地很诚实,不欺骗人。这样生活是很清净的,不必要以欺诈等手段来窃取。相反,以欺诈等的手段来求取利养、名誉,就属于邪命了。
诳,也是以贪心和痴心各一分为体。就是诳的心态中既有贪心的成分,也有痴心的成分。“贪”是指有贪求利养、名誉的心;“痴”,是不明白以造欺诳的业会堕入恶趣。
六谄者,为罔他故,矫设异仪,险曲为性。能障不谄,不任师友真正教诲为业。此亦贪痴一分为体。
六、谄曲,是指为了蒙骗别人,使对方搞不清,而虚假地做出种种行为。比如做出种种顺从的样子,实际上是想骗取信任、掩饰过错、得到重用、升迁等的利益。
“险曲”,就是心里弯弯曲曲,不是直心流露。
谄曲的作用是能障碍不谄。这是指谄曲心态一旦串习成习惯,就会障碍不谄,会常常做假表情、假姿态,说种种迎合对方的话,做种种恭敬顺从对方的行为,来蒙骗他。比如很多人有所谓的服从、遵命、欣赏,态度看起来特别好,其实不是发自真心。其次,谄曲的作用是不能得到师友真正的教诲。这也是以贪、痴一分为体。
诳和谄有所不同,诳是假装有功德,是一种欺诳心理。谄是做各种假样子,是弯弯曲曲的心理。
七憍者,于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为性。能障不憍,生长杂染为业。此以贪爱一分为体。
七、骄和慢是两种。慢是根本烦恼,骄是随烦恼。慢是仗着自己的长处,在跟别人比较时,显示出自己的特殊,是一种高姿态、藐视别人的心理。而骄是自我陶醉,对自己的长处或功德心里很骄傲。比如因为自己容貌好而骄傲,因为自己钱多而骄傲,因为有才能而骄傲等。
骄傲的作用是能障碍不骄,以及生长杂染。有了骄傲的心理,会生长种种身口意的杂染。骄是以贪爱一分为体,它的状态是缘着自己的长处、圆满等,心里染著陶醉。
八害者,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此亦瞋恚一分为体。
八、害,就是对有情没有悲愍的心,有损恼有情的心态。比如残杀动物,以此为乐。这就是心态已经颠倒了,没有悲愍众生的善心,反而以损恼众生为快。
害的作用是能障碍不害,以及做出逼恼别人的行为。所以烦恼心一起来,善心就被障住。人的性情有善、恶两面,恶性一旦增长,就障蔽了善性。不害是指有一种不忍心伤害别人的善心。但是串习成了残害心理,就会障碍发起不害的善心。“逼恼”,是指有伤害别人的心,就会对他做出逼迫、损恼的行为。
害心是以嗔恚的一分为体。嗔恚是根本的烦恼,是总体上的命名。害是它上面的一种表现。
陈星桥:以责任感和自信心开拓人生——读《法华经》一得在大乘佛教中,《法华经》素有经中之王的美誉。舍利弗顶礼三请,世尊方为宣说,足见此誉不虚。在《方便品》中,世尊一言九鼎地说:“十方诸佛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即,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得清净故出现于世。”并指出: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释尊开门见山、开权显实之说的确令舍利弗等声闻众惊喜不已。在《警喻品》中,舍利弗欢喜踊跃,在佛前表达了他高兴的心情:
“我曾见到众多的菩萨得佛授记,而常自责,声闻之不被授记,是因为不解方便随宜所说,得少为足。而今从佛得闻未曾有法,断诸疑恼,身意泰然。确信我们也能得到最高的佛的悟境。”
听过舍利弗的表白之后,释尊授记说:
“你于未来世经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供养若干千万亿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
在这里,释尊指出了成佛的三个条件:供养诸佛、奉持正法和实践菩萨行。这三条也是我们每个佛教徒一生中应予实践的。
所谓供养诸佛,就是要象常不轻菩萨那样,常礼敬在每日生活中接触的人的佛性,对于遇见的人,尊重他们的存在,关心爱护他们,即是供养诸佛。如每天遇见十人而礼拜其佛性,则不外乎供养十尊佛陀。
所谓奉持正法,可以理解为遵循自然法则,与万物和睦相处。因为世界上的万物皆由因缘和合而生,相辅相成,各各事物无不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懂得了这一点,也就懂得尊重他人,不损害自然,从而采取融万物于一体的和谐的生活方式。
所谓菩萨行,就是积极地去做使他人幸福的事情,所谓布施行等等。概括来说,就是以自己的言行和心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会。
这样一想,在说我们也能成佛(做一个时时觉悟的人)时,就不会可望而不可即,从而在心中涌现出极大的希望。
弟子们眼见释尊为舍利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激动不已。释尊为了详细解释其意义,向大家讲了一个寓言故事:
某城市有一大富长者,其宽大的房屋有一天忽然起火,可是他的许多儿子并没有意识到发生火灾,依然在燃烧的屋宇中玩耍嬉戏。长者具足大力,完全可以采取用大箱等工具将孩子们托出的简单办法,但房门太窄。为了救出所有的孩子,需要说种种畏怖之事,让他们自己从房中走出来,于是长者大声对孩子们说:“这个家已燃烧起来,苦不赶快出来就会被火烧死呀!”可是孩子们耽著游戏,不肯信受,东西奔走,视父而已。长者转而一想,我当以诸方便诱诸子出离火宅,于是说:“你们过去想要的羊车、鹿车、牛车就在外面呢,快出来看啊!”于是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从狭窄的门口奔出,纷纷说:“爸爸将许诺的车给我们呀!”这时长者高兴地给每个儿子一辆安稳漂亮的大白牛车。
这就是经中三车火宅喻的大意。在这里,长者即喻佛陀,孩子比喻我们众生,而羊车、鹿车、牛车喻指声闻、缘觉、菩萨的境界。舍利弗等得到声闻的境界即满足,而佛想让他们体味更自由自在的佛境,也即是想给他们以大白牛车。
包括这个寓吉在内,表现佛陀之心最伟大之处,还有下面这一段话:
“今此三界,皆为我有,其中的众生都是吾子。而今此处,患难众多,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全是我的”、“都是吾子”,这是与宇宙融为一体的佛陀的伟大宣言。这是佛陀从大慈悲心中流出的语言。如果我们都能保持这样一种伟大的心境,就能大大拓展我们的人生。
“今此三界皆是我的”--说:宇宙是我的“并不意味着说”是我之所有“,而是说”我即是宇宙“。”我“也不是自己心中的我,而是融自他于一体的心境。
”其中的众生悉是吾子“--既全是佛之子,就是一个不可代替的存在。明白了这一点,就必然能礼敬遇见的所有的人,就会时时涌出一颗温暖而富于同情的心。
”而今此处,患难众多,唯我一人能为救护。“这是佛陀伟大的责任感的表白,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气概。这既是伟大的责任感,也是一种崇高的自信心的表现。
我们众生正象须菩提、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目犍连在《信解品》中说的那样,累劫以来,怀珠乞食,流落他乡。佛陀以大慈悲心,欲平等地赐予众生以大白牛车,故为大众开权显实宣说法华之教。我等幸遇佛法,宛如穷子回到了富有天下的君父身边,自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深入佛法开拓人生,也就是说要从效法佛陀的伟大人格、伟大胸怀开始。
(原载《法音》199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