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哪里适合代放生草龟

时间:2023-02-11 13:32       来源: 未知

当代佛教学者:徐文明

  徐文明,1965年11月生,河南濮阳人。1987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硕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河北禅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佛教、中国哲学,在禅宗、佛教史方面着力较多,喜欢钻研佛教史上的一些疑难问题,对禅宗西土传承、早期禅学史、曹洞宗等较有兴趣,并有系列论文问世。主要著作有《中土前期禅学思想研究》(佛光出版社,2001年)、《轮回的流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入自在-王安石与佛禅》(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主讲课程:宗教学、哲学概论、佛教哲学、禅宗公案选讲等。

  主要论文目录:

  01.《菩提达摩考》,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94,1、2期合刊

  02.《现实与超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94,4

  03.《中台顶上大泉名称的演变与二十八祖说的始起》,五台山研究95,1

  04.《新儒家与文化重建》,学术界96,1

  05.《慧光法师生卒年考》,佛学研究第五期(96)

  06.《论葛洪的文艺美学思想》,文艺研究97,3

  07.《出世之教与治世之道》,北京师范大学学报97,3

  08.《梁译〈大乘起信论序〉考证》,国学研究第四卷(97)

  09.《〈金刚三昧经〉作者辨》,中国文化研究97,4

  10.《唐代诗僧皎然的宗系和思想》,收入《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一书,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12

  11.《胡适〈白居易时代的禅宗世系〉指谬》,原学第六卷(98)

  12.《章安灌顶大师与隋炀帝的恩怨》,东南文化98增刊,1

  13.《天台宗玉泉一派的传承》,佛学研究第七期(98)

  14.《最美的是和平》,佛教文化99,3

  15.《此湛然非彼湛然》,世界宗教研究99,2

  16.《“正信”才是“迷信”的天敌》,佛教文化99,5

  17.《龙树的时代略考》,中国佛学第二卷第二期(1999年10月)

  18.《慈恩宗衰亡的原因探析》,载《玄奘研究-第二届铜川玄奘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陕西师大出版社1999年11月

  19.《迦腻色伽王与大月氏王系》,中华文化论丛第二辑,商务印书馆1999年12月

  20.《禅宗第八代北宗弘正大师》,敦煌学辑刊99,2

  21.《追星也成学界风》,粤海风2000、1

  22.《富那夜奢与付法传承》,贵州社会科学2000,2

  23.《洞山良价与曹洞宗源》,浙江学刊2000,3

  24.《智诜与净众禅系》,敦煌学辑刊2000,1

  25.《药山惟俨的宗系和禅风》,载《世纪之交的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

  26.《玄高从学佛跎跋陀罗的一桩公案》,中国哲学史2000,3

  27.《唐衡岳大律师希操考》,船山学刊2000,3

  28.《吕澂与佛学研究》,载《中国当代社科精华》哲学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

  29.《禅门三百丈大师考》,佛学研究第九期(2000)

  30.《天命五年后金国的大福晋》,甘肃民族研究2000、4

  31.《慧瓒禅师的宗系和思想》,五台山研究2001、1

  32.《六祖惠能的生平和思想》(硕士论文),法藏文库第二辑,佛光出版社2001

  33.《师子比丘与后四祖》,贵州社会科学2001、2

  34.《论五行中的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2

  35.《德山与洞山二支关系初探》,北京大学学报2001、2

  36.《曹洞宗归宗青原一系的原因初析》,普门学报2001、2

  37.《曹洞宗禾山一支归宗南岳之一证》,宗教学研究2001、1

  38.《曹山本寂禅师的禅法思想》,世界宗教研究2001、2

  39.《末田地与付法传承》,华林第一卷,中华书局2001年

  40.《志远与法华传记的著作时代》,《光山净居寺与天台宗研究》,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

  41.《六家七宗与般若性空论》,少林文化研究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42.《漫话弥勒佛》,世界宗教文化2001、4

  43.《通贯大小 融铸古今》,普门学报2002、1

  44.《"四日并出"只是传说吗?》,法音2002、2

  45.《一枝三葩 三车一乘》,世界宗教研究2002、1

  46.《洞山良价与曹洞宗风》,普门学报2002、2

  47.《苏洵王安石思想异同论》,清华大学学报2002、2

  48.《神会早期史事及其在六祖门下的地位》,圆光学报第六期

  49.《永嘉证道歌》与二十八祖说的始起,中国禅学第1期

  50.《试论禅宗的"不说破"与西方语言教学理论"默教法"的关系》,(合著)《曹溪禅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51.《僧叡的生卒年代与思想》,《觉群·学术论文集》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2年11月第1版

  52.《阿育王与前七祖》,中国哲学史2002、4

  著作:

  1.《智、信、勇》(合著),中国青年出版社97年。

  2.《中国佛教文化大观》(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3.《中土前期禅学思想研究》,法藏文库硕士、博士论文集第六卷,佛光出版社2001年。

  4.《轮回的流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5.《出入自在-王安石与佛禅》,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目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6.《传统与超越:中国哲学的现代诠释》(合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待出版:

  1.《曹溪原本六祖坛经校注》,中华书局(收入净慧法师主编之《中国禅宗典籍丛刊》中)

达真堪布:瓜熟蒂落第四篇佛在红尘,活在红尘人神和睦生吉祥

达真堪布:瓜熟蒂落 第四篇 佛在红尘 ,活在红尘 人神和睦生吉祥

  诸法的本性是清净平等的。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平等地敬爱一切众生。

  我们初到一个地方,应先供奉此方的神,不然他们会给我们制造麻烦。有的人每到外地就特别不顺利,就是因为没有跟当地的神打招呼,那里的神不欢迎他。供奉、赞叹当地的神也是一种方便,也是利益众生、恒顺众生。

  在藏地,有的人有能力去神所在的地方。他们看到有的地方的神特别富有,是因为当地人供奉他们;而有的地方的神非常贫穷,因为当地人不供奉他们。不供奉神的地方,那里的人常常有疾病、灾难等各种痛苦。

  跟人一样,神也有高低、贵贱、贫富的差别。能经常受到供奉的神,不仅富有,而且力量也特别强大。有的神非常穷,就到别的地方当奴仆。如果一个家的家神离开了,这个家里就经常会发生不吉祥的事情。现在有些人的家就是这样,一点家的气息也没有,破破烂烂的,就是因为家神离开的缘故。

  我们凭肉眼只能看见人,看不见神。这些神大部分都是空游饿鬼。饿鬼有两种:一种是隐住饿鬼,一种是空游饿鬼。空游饿鬼离人特别近,跟我们处在同样的时间和空间。人认为这里是自己的地方,神也认为这是他们的地方,如果人与神不和睦,甚至发生矛盾和冲突,人是不可能争得过神的。所以人和神应该搞好关系,和睦相处。

  不仅与鬼神相处是这样,其实跟任何人都应该和睦相处。有些学佛人分别心特别强。佛菩萨供在上面,天天磕头上香,根本想不到其他众生。对家人也是,这边供佛菩萨,那边伤害众生;这边恭敬佛菩萨,那边轻视众生。佛来了,磕头供养;苍蝇来了,想打死赶走。哪有这样的学佛人?你已经做出了不平等的事情,还会有好结果吗?

  一定要有供养和施舍的心。藏地叫上供下施,因为毕竟是凡夫,有分别,所以上面是佛,下面是众生。实际上供和施都是一样的。佛需要供养,众生也需要供养。就要有这样一颗平等心。

  什么是解脱,什么是成佛?就是在你的境界中,一切都是清净的,一切都是平等的,这时候才是解脱,才是成佛。实际上任何众生都有佛性,如果你真正认识到了,就解脱了;如果你没有认识到的时候,还是个凡夫,还会特别迷茫、烦恼、痛苦,关键是你能不能认识到。在没认识的时候,你再聪明、再能干,也不可能有完美。不管什么时候,只有想开了、想通了才是完美,否则即使长得再漂亮、再有钱财、再有权势也有缺憾,也有不完美的地方。欲壑难填,唯知足方能长乐。

  所以,我们不仅要与鬼神和睦相处,跟任何众生都要和睦相处。只有一切清净平等了,才会恒时吉祥顺利。

友情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