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琳通琇禅师题《药师日课》语
予辞恩绝尘,不暇披览。偶入藏,阅《药师如来本愿功德》,不觉手额失声,愿人人入如来愿海也。或问:何于此经惊叹如是?告之曰:予见世人,顺境沦溺者不一,富贵可畏,甚于贫贱。今此如来,使人所求如愿,遂从此永不退道,直至菩提。则欲于王臣长者,一切人中,作同事摄。不乘如来愿航,何从济乎!
大凡修持,须量己量法,直心直行。诚能厌恶三界,坚志往生,则专依《阿弥陀经》,收摄六根,净念相继,所谓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决定往生,此先自利而后利人者之所谓也。若于现前富贵功名,未能忘情,男女饮食之欲,未知深厌,则往生法门,未易深信。即信矣,身修净土,而心恋娑婆,果何益乎?则求其不离欲钩,而成佛智,处于顺境,不致沦胥者,固无如修持药师愿海者之殊胜难思也!
癸巳之夏,山居不宁,偶奉亲归养江上。晏如程君以刻成《药师日课》见示,此出人意表。是经流传已久,编成日课,未之闻也。乃得之吾江之善士,为之助喜。信能修持,久久不懈,知不独富贵功名,转女成男,离危迪吉,如如意珠,随愿成就。即得于一切成就处,直至菩提,永无退转,何幸如之!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努力在心田中种下最好的种子欢迎大家继续收看《菩萨正行》,我们今天继续来跟大家讲,菩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八集第125页的部分。
我们上一次讲到“舍身后世更不作恶,名无作戒”这个部分。所谓“无作戒”它的界定的标准,就是说经由这一世我们持戒,然后我们行善业道之后,接下来在下一世,因为熏习成就的缘故,所以我们在后世,即使我们没有再特别去受戒,或者没有再听闻善知识的教导,但是我们很自然的,在我们身处红尘的诸般境界之中,我们很自然的不会想要造作恶业;甚至是说,碰到有恶业的场合的时候,会很自然的想要远离,这样子成就的这个戒,叫作“无作戒”。
这个无作戒,对于一般我们说,如果只是认同六识论的这些人来说的话,其实是很难想像的;因为我们每一世的时候,六识心都是重新的一个六识心,所以我们在前一世所熏习的这些戒熏习得再怎么稳固的话,如果只有六识存在的话,我们说到下一世去之后重新生起全新的六识的时候,按理说,我们前世所熏习的这些东西是很难继续再延续的。
可是如果您听从了平实导师的教导,知道了人本来就是有八识心,然后我们所作的所有的这些业行,都会落谢到如来藏里面,然后在里面储藏变成种子。用这个种子作比喻,就好像是我们在耕田农作的时候播种的种一样,那个种子一旦在了,只要有适当的因缘的时候,比方说阳光、水分等等,那样子那个种子就会发芽成长。同样的,由于如来藏的功德的关系,所以祂会储存我们在这一世作的业行的诸般的种子,然后这个种子到了下一世,因为是如来藏的关系,只有如来藏能够妥善地执持这些种子到下一世去,所以因为如来藏的这个功德,我们才有可能在这一世因为持戒熏习成就的关系,所以下一世的时候,碰到不良的环境的时候,我们很自然的会去远离。所以这边无作戒,刚好就是告诉我们,无作戒是我们现在在这个部分的《优婆塞戒经》里面讲的,等于说是会直接跟我们的后世的行为有所影响。所以我们说一句世俗的话,如果我们打一打算盘的话,我们应该会知道说,其实无作戒是一个很重要的戒的修行的方式。那这个无作戒讲起来的话呢,如果放在八识心王的这个体系里面讲的时候其实很单纯,也就是说,我们从了解这个戒法,包含说它的每一个戒的戒相跟戒的精神、戒的意义了解之后,并且受戒的时候隆重的受戒;像上一个讲次跟大家说,比方说在现在的菩萨戒的受戒里面的话呢,那是非常的隆重的,因为在菩萨戒里面呢,除了说每一个戒条都要详细去了解之外,在受戒的时候,有非常隆重的仪式,并且受戒的时候,其实龙天护法也都在旁边,所以相当于您只要知道把这一切了解之后,那您在受戒的那个当下,您就可以想像,其实自己是站在许多龙天护法以及共同受戒的人,大家站在这样一群的有情中间,然后很真诚地大声的宣誓自己愿意守哪一个戒条,那那样子的熏习的话,戒体才容易成就。
另外就是说,受戒了之后,并且要时时的要参与诵戒,然后了解,避免说哪一条戒条因为稍微不注意、习了所以忘记了。所以还得要时时的常常参加诵戒,平常更是要注意身口意行,如果能这样作的话,我相信您在戒法上面的熏习就非常的完整而深入;这个就相当于您等于是在如来藏的这个大仓库里面,把这个戒的种子,并且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种子,把它放在如来藏里面,等到下一世的时候,这个如来藏的种子碰到缘,发芽的时候,自然而然您的无作戒就会自然而然的起而运行,这个是无作戒。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 第115集 优婆塞戒之助戒(下) 正纬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