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卧起坐的准确做法是,身体仰卧于地垫上,膝部屈曲成90度左右,脚部平放在地上。平地上切勿把脚部固定,否则大腿和髋部的臀屈肌便会加入工作,从而降低了腹部肌肉的工作量。再者,直腿的仰卧起坐会加重了背部的负担,轻易对背部造成损害。根据本身腹肌的气力而决定双手安放的位置,由于双手越是靠
近头部,进行仰卧起坐时便会越感吃力。
初学者可以把手靠于身体两侧,当适应了或体能改善后,便可以把手交叉贴于胸前。最后,亦可以尝试把手交叉放于头后面,但每只手应放在身体另一侧的肩膀上。千万不要把双手的手指交叉放于头后面,以免用力时拉伤颈部的肌肉,而且也会降低腹部肌肉的工作量。
进行时宜采用较缓慢的速度,当腹肌把身体向上拉起时,应该呼气,这样可确保处于腹部较深层的肌肉都同时介入工作。把身体升起离地10至20厘米后,应收紧腹部肌肉并稍作停顿,然后慢慢把身体下降回原位。当背部着地的时候,便可以开始下一个轮回的动作。在仰卧起坐的最后阶段滚动身体,不但对增强腹部肌肉气力无多大的匡助,甚至会令背部下方由于滚动带来的压迫而导致创伤。
初学者要避免一次过做得过多次数的仰卧起坐,最初进行时可以尝试先做5次,然后每次训练加多一次,直至达到15次左右,这时便可尝试多做一组,直至到达3组为止。
【生活禅读书会】第二课:关于生活禅几篇文章开示I老师:这个资料书大家看完了以后,有什么疑问或需要深化的,可以提出来,我们以提问的方式来交流好不好?
学员问:刚才您提到的,我们在日常生活的修行当中,要有一个念头想到这是生命的最后一刻,要拿这个做当下一念的话,是不是也是头上安头的做法?我们是不是时时刻刻都应是如如不动,闲闲自在的,有外在事情的话我们去对应它,没有的话就观照自己的念头,不需要有其他的想法强加于自身,是不是应该这样?
老师:你说的对。是头上安头。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是对用功夫不紧切的人,散漫的人,或者浑浑噩噩的人,我们需要提起这样一种方式。那么即使这样提的话,仍然是要把所有的其他不好的念头化解掉,还是要让心里了了分明,什么事情也没有,闲闲自在,这个真正的是跟道相应的一种状态。
学员问:我有时看到一些有修行的法师,让人看到就是感觉特别洒脱自在,就这样一种状态的出现,是不是平时内心就如清风似的?比方说我们外界事物,没有的时候就保持灵明自在,如果有事情的话在去应对呢?我们平常是不是也不应该别没事找事的,思考这思考那,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灵明自在?
老师:这个保持灵明自在,对日常的一切都保持灵明自在,不随它转,这是一个最基础的东西。但是我们连这个东西,如“我要保持灵明自在”,这个东西就“是”,不要立这种观点就对了。如果立了这种观点的话,也是会出问题的。所以德山禅师讲,“汝但无心于事”,也就是你的心里没有事情,心里不装事情,那么这个时候“虚而灵,空而妙”。他也讲了这个意思。
I" TITLE="【生活禅读书会】第二课:关于生活禅几篇文章开示 I" /
老师:我来提问题吧。老和尚讲修行要落实在当下,提出了“修在当下,悟在当下,证在当下,庄严国土在当下,利乐有情在当下”,那我问一下,“证在当下”是什么意思,你们来谈谈自己的体会吗?比如说我现在起烦恼了,请告诉我怎么证?
《“将修行落实于当下”之解读》这篇文章,大家不要当作知识来读,应该多问,多问几个为什么,只有这样的话,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否则的话,看过了就跟没看过一样。比如我刚才说的这个证在当下,或者是修在当下,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比如说我现在起了一个烦恼,请你告诉我这个时候我应该怎么做,或者你们会怎么做,
首先从见地上把它讲清楚,从用功的原则上把它讲清楚,然后从用功的方法、下手方面把它讲清楚,只有这样弄清楚之后,那么你才真正理解老和尚所说的修在当下,证在当下。
学员:我觉得首先是觉察到烦恼,自觉嘛,觉察怎么升起的烦恼,这样烦恼自然就化解掉了,化解掉了就没有烦恼,也没有可以烦恼的人,这样就证到了。
老师:对,就是这样,就这样,你说的很对,就这样来解决。如果你认为还有一个灵明自在的自性可抓住,你已经落入知见当中了。因为自性是了不可得的,六祖他已经说得很清楚。你还要抓住一个自性,你认为有一个境界,就是自性的本来状态,然后你想安住在上面,这都是妄想。
学员问:那我们平时所说的“见性”的“性”,到底指的是什么?明心见性的“心”和“性”到底有什么差别?
老师:这么说吧,见到心念的空性,然后恒常的,不间断地见到你心念的空性而不被念头所转,能够自主的那样一种东西、那样一种观照和觉照,这就是明心见性。并不是说有一个境界,像很多人说“前念已灭,后念未生,了了分明的那个空档”,那个叫自性,并不是说有这个境界让你抓住它,认为这个就是见性,这个要注意。
I" TITLE="【生活禅读书会】第二课:关于生活禅几篇文章开示 I" /
学员问:那古人常有的一种境界就是豁然贯通,还有老和尚常讲的打破黑漆桶到底是指什么?
老师:这个问题等我们学习《六祖坛经》的时候再展开,讲到怎样破初关、重关、牢关
,
怎样见性的问题。但大家一定要注意,明心见性它不是一种境界。如果我们非要用教下的语言来解释的话,我只能跟你这样说:“后天用来观修的始觉之智,跟先天自性本有的妙用它叫做本觉是相应的,是完全相应的”。这个本觉是什么特征呢?
无我,它没有自我的这个我执;无住,它没有执着某一点,没有分别;第三,无疑,没有任何的疑滞,因为怀疑而徘徊疑滞;第四,就是恒常现前,这种平等无分别的觉照是恒常现前。当你后天的这个始觉之智也做到了这一点,跟先天本觉完全相应了,融为一体了,没有间断的时候,这个是见性。所以这种东西它就不是一种境界了,如果非要说的话,它是面对一些境界,它都是清清楚楚的、如如不动的、自足的、自主的、自觉的、自在的,这样一种心态。如果勉强描述就是这样。所以它不是一种境界,有念头它也扫除不执着,没有念头它也不执着,清净的境界它也不执着,染污的境界它同样不排斥,它面对任何一种境界都是平等的、包容的、无住的,就是这样一种状态。所以明心见性就是明见心念的空性,这就叫做明心见性。
所以当下一念找到下手处并不难,难就难在把它变成一种稳定的,从有为的变成无为的,从有间断的变成不间断的,从着意变成不需要着意的,然后是永远的在那想赶也赶不走,这个是最难。所以古人讲的很清楚,就是现前一念当中跟你的本觉相应,并不难。
大家看看这个小册子当中我举了两个公案。第一个公案就是范冲居士是宋朝的一个左丞相、士大夫。他是庐山圆通道旻禅师的弟子,他在临退休之前到庐山拜访他的师父道旻禅师,道旻禅师款待他喝茶,喝茶的时候范冲居士喟然长叹,叹了一口气,唉!说老和尚啊,我这一生官也当了,名也有了,但是我已经快老了,唯一遗憾的事情是“去此事稍远”
(
按:此事指悟道解脱
)
,“某行将老矣!堕在金紫行中,去此事稍远”,就是跟修行这件事情、跟解脱这件事隔得太远。大家现在有没有这种感觉,我们是不是跟解脱隔得很远,跟往生隔得很远,我们有没有感觉?有,一定有。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心在二元当中。所以这个问题是范冲代我们问的,我们唯一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吃也吃了,喝也喝了,玩也玩了,而唯一遗憾的是跟我们的自性隔得太远了,跟阿弥陀佛隔得太远了,跟解脱隔得太远了,对吧?那么好了,到底远不远呢?
道旻禅师听到他这句话,马上喊“范冲”,喊他的名字,范冲在这个时候就不假思索回答一句:“弟子在。”道旻禅师马上就回答他:“何远之有啊?”你刚才不还说你同这个事情隔得很远吗
?
你看我喊你一下子,你马上应声回答的话,何远之有啊?你跟你的自性隔得远吗?不远啊
!
那么这里的关键在哪里呢?大家想一想,道旻禅师在喊他的时候,范冲居士应声回答,他在应声回答之前,大家想想,他有没有着意说我现在要把一切东西都放下,好好准备一下子,听老和尚提问题,听老和尚喊我的名字,我再好好地回答他,有没有这种思维分别啊?有没有这种着意啊?没有这些思维,没有这些分别,没有这种着意,他甚至连想都没有想到老和尚会喊他的名字,对不对?换句话说,他当时是不是无心的状态?那无心的状态是不是木头啊?不是木头,为什么不是木头,因为喊他知道回答,所以在这一呼一应之间完全是无心的,完全是不着意,完全无为的状态,但同时又是有觉知的,就在这个无心而照、照而无心的时候,正是自性现前的时候,这就是我们修行的下手处啊
!
我们对这一点好多人信不及啊
!
范冲“言下有省”,但这个时候他还是怀疑,难道就这么近吗?所以他就说“乞师再垂指诲”,请老师再给我指点,这个时候他还不敢相信,他还怀疑,所以道旻禅师马上回答说:“此去洪都有四程”啊,这什么意思呢,庐山到南昌要走四程路程,范冲请他师傅再开示,他就回答说“此去洪都有四程”,从庐山到南昌要走四程路程,这个东西有什么可怀疑的,值得怀疑吗?不值得怀疑,那实际上这句话就是告诉范冲,这就是实打实的事情,有什么怀疑的,但范冲当时以为“此去洪都有四程”里面还有什么大的奥妙在里边,所以他正准备思维这是什么意思的时候,道旻禅师说了一句话,这句话是整个宗门用功夫的奥秒所在,他说“见即便见,拟思即差”,见性要见当下便见了,你在这里思维寻找的话,当下已经错过了。这个时候范冲终于明白了,原来真的很近,真的很近,大道就真的在眼前。
I" TITLE="【生活禅读书会】第二课:关于生活禅几篇文章开示 I" /
那个下面这个公案也是这样的。吴居厚居士他也去参见庐山道旻禅师,他说我曾经八次到庐山拜访你,每次都想开悟,做一个洒脱自在人,但是我的业障深重,“然未甚洒脱在”,我现在还不洒脱,意思就是我还没有解脱,道旻禅师马上就给他一把扇子,当时夏天嘛,说道:“请搧扇。”吴居士拿着扇子搧,道旻禅师马上就反问:“有甚不洒脱处?”你刚才不是说你不洒脱吗?我把扇子给你,你马上就伸手把扇子接过去了,我叫你搧扇子,你马上就搧扇子了,这当中哪有一丝一毫的障碍啊,有障碍吗?完全没有障碍。当一个人心里没有念头的时候哪有障碍可言啊,那么这个不是洒脱是什么啊?我们之所以不洒脱就是因为我们分别心太多了,就像挑着一担棉花在荆棘林中行走一般。那这个牵拌来自哪里?不是来自外面,是来自我们的妄想分别,那我们当下把妄想分别消解掉的话,那不当下就洒脱了吗?有什么不洒脱的?吴居士听完这个之后,忽然有省,但他这个时候不相信,因为一般人都不会相信,修道难道这么简单?这么简单就能找到下手处?他不相信,所以他说:“便请末后句”,请师父告诉我最后最高上最玄妙的道理,道旻禅师自己搧了两下子,也让吴居士搧了两下子,这个时候吴居士突然说:“亲切
!
亲切
!
”真的是很亲切啊
!
下手处就是这样。
白马归喜禅师是大阳警玄禅师的弟子,他在大阳禅师坐下参了三年,但他心里一直是不安稳,他总认为他没有找到修行的下手处,所以他有一天他来到大阳禅寺丈室里面,没有其他的人,他说师父啊,没有其他的人,你正好给我透露一下子宗门里面如何下手用功夫,能不能告诉我这个秘密,我想我们如果站在六祖跟前,我们也会提出这个问题:“师父啊,你能不能告诉我当下怎么样踏到实处啊?”他当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大阳警玄禅师马上说,好,我就告诉你一个下手处,说完了以后,就坐在半天那里不说话,他答应了说我给你一个下手处,但说完了这句话之后就闭目养神坐在那里,白马归喜禅师听了当时就犯嘀咕,这个和尚好怪啊!我问他修行的下手处,他答应我告诉我,可是现在突然不说话了,究竟是何意
?
他心里在嘀咕嘀咕。大家想想,当他提出这种问题,得到这种回答,然后在这种嘀咕的状态下,他有没有世间的名闻利养啊?没有,有没有其他的妄想啊?没有,他只有一念: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对吧?没有其他的妄想。过了一会,大阳警玄禅师突然大声叫一声:“归喜
!
”喊他的名字,归喜马上应声回答说:“弟子在
!
”就在这个时候,大阳禅师马上回答说,我已经给你修行的下手处了也。大家告诉我,大阳禅师告诉他修行的下手处是什么?
大家说下修行的下手处是什么?有没有人知道的?明白了吗?有没有一点感觉?有这个感觉就好。学员说,念无分别心。老师说对,就这儿,就这儿下手。
如果你当下一念,念这声“阿弥陀佛”的时候,默直念处,没有想到我要往生,没有想到我要死死抓住这声佛号,让其他的妄想不要插进来,没有想到我要用佛号把妄想扫除掉,所有这些东西都没有,我就是提这声佛号。大家想想,我提这声佛号的时候,如果我用心提,这个当下,有没有其他的妄想?如果我用心提,我清不清楚?我默直念这声佛号,心里清楚,没有其他的妄想,这个就是你的本觉现前了。你还要怎么样啊?我们所要做的功夫就是把这种信心、这把种见地、把这种功夫变成熟的,变成无为的状态啊,然后我们才是真正的大彻大悟啊。但是即使是大彻大悟,对当下一念的这个用功夫的心态上是没有差别的。大家对这一点要有信心啊。所以我们如果听了这个东西以后,我们下手处难不难呢?不难。你们现在是自性在你们六根门头放光动地,你们不知道,就是要有这种信心。
I" TITLE="【生活禅读书会】第二课:关于生活禅几篇文章开示 I" /
那我们再举一个公案,让大家有一点信心。这个玄沙师备禅师,在福建漳州这个地方传法,他是雪峰义存禅师的弟子,他本来跟雪峰义存禅师是师兄弟嘛!这个人了不得!有一天从北方来了一个出家师父,来到玄沙师备禅师的座下。黄昏的时候,他就跟在玄沙师备禅师后面。在寺院后边旁边的的一个小溪散步。他说:“师父,我是从北方来,走了两个多月,非常辛苦。我到你这儿来,不求别的。我一直找不到修行的下手处。师父,你能不能慈悲,告诉我修行的下手处啊?”他提出这个问题,当时是个春天嘛!刚下过雨,山洪暴涨,溪里的水都满了,潺潺的流水声打在这个石头上,发出咆哮的声音。然后这个时候,玄沙师备禅师就问:“阇梨(对出家人的一种尊称),你闻到(听到)了溪水的声音吗?”然后这个师父就回答说:“我听到了”然后他说:“从这儿入”。就是从这儿下手。
大家想想,当他提出这个问题,玄沙师备禅师问他这个问题,然后他不假思索地说,“我听到了这个声音”。整个这个过程中,他有没有其他妄想?有没有二边分别?没有的。没有二边分别,同时心里又清楚。完全是在无心的时候,他就保持这种觉照。这是什么啊?这就是我们的本觉现前。所以我们修行,就从这儿用功夫啊!
这就涉及到我要谈到的宗门的第二个特征——离心意识用功夫。换句话说,用无住的、平等的觉照用功夫。这是我们宗门用功夫的一个原则。大家注意一下,我们说这个离心意识用功夫是不是让我们像木头一样,不能有任何的念头呢?那不是的。这个心意识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呢?心意识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别、就是取舍。离心意识,意思就是我们不要分别、不要取舍,但同时又保持平等的包容的觉照。在觉照的同时,心里不动,不执著。那么这个是我们宗门用功夫的根本的原则,叫做“离心意识用功夫”。换句话来说,我们在用功夫的时候,有念头不要执着,没有念头的状态也不要执着。不要有任何求的心。心里是一种闲闲的、自在的、灵明的状态。你就这样用功夫。这是我们用功夫的原则,离心意识用功夫。所以我们参话头也好,念佛也好,都贯彻了这样一个精神。(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