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放生乌龟会冻死吗 何种情况会毁坏善业呢?

时间:2022-10-21 17:37       来源: 未知
第一、发瞋恨心。

在大乘佛教里,所有烦恼中最严重的就是瞋恨心。生起严重的瞋心,立即就可以毁坏一百个大劫所积累的善业;

第二、自诩功德。

例如,某人在念了一亿文殊心咒以后,故意在他人面前卖弄自己的功德,炫耀自己的修行,夸夸其谈地宣传自己如何了不起,这样也会毁坏自己的善业;

第三、于善生悔。

例如,某人如理如法地放了生,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就生起后悔心:“我当时的放生是在浪费钱财,是不应该做的。”像这样的后悔,就会立即毁坏以前所做的一切放生善业;

第四、颠倒回向。

例如,某人在行善之后,如果这样回向:“祝愿我依靠此善根,能够成为一个很有实力的人,从而消灭我的怨敌某某人。”这就是颠倒回向。凡是以贪瞋痴为根本的回向,都叫颠倒回向。这样回向以后,虽然有可能成熟其所发的恶愿,但在此果成熟以后,就再也不会产生其它的善报。

如果我们不及时如法地回向,在以上这些情况下,即使再多、再殊胜的善根,都会被毁于一旦。在这些毁坏善业的因素当中,最容易出现的是瞋恨心,它能毁坏无以计数的善业,对凡夫人而言,是非常可怕的。所以,行善之后必须立刻回向。

如理回向之后,善业是否便不会被毁坏呢?如法的回向,特别是在为菩提而回向之后,在一般情况下,善根是不会被毁坏的。这就像在计算机中保存文件一样,在文档保存好以后,通常是不会丢失的。

此外,回向应当与发心相应。我们的发心如果是为一切众生而行善,最后也要为一切众生而回向。前后不应该是矛盾的,如果发的是菩提心,回向却是为自己就不合理。按照大乘佛教的思想,我们既不能为这一世的圆满——自己的健康、七台河、发财而回向;也不能为了获得声闻、缘觉的果位而回向;而是要为证得菩提、获得佛陀的果位而回向,这是最殊胜的回向。这样回向后,善根生生世世也不会穷尽,其善果虽然一次又一次地成熟,却永无完结之时。因为善根已经回向了菩提,所以在未证得菩提之前,它们是不会消失的。

回向和发愿有何差别呢?在行善(如放生)时,造了善业,以此善业为前提,于行善后所发之愿,即是回向。平时,不以所造善业为依托的发愿,即是普通的发愿。如看到佛像、佛塔时,于其前发愿“祝愿我生生世世……”,这就不是回向而是发愿。回向和发愿的差别在于有无行善,有无所回向的善业。

投资放生,月入百万

我在七台河放生已经很久,数量庞大惊人,是一般的老百姓所不能接受和想象的,有功德不可炫耀,所以我从来没有说过。

因为七台河市场都是非常贵的海鲜,吃海鲜的人太多了,而且吃法已经非常的精。我们老总平时偶尔带我们出去,随便都要吃5000多港币一桌。我对此很痛苦,所以每次都被我摆脱掉了。

后来,我每次一个人把买来的石斑七台河虾放到海边,以后,逐渐发展到雇佣大批工人和大船,在周末来一个大放生。我从不找学佛人帮忙,因为我觉得让这些普通工人来帮我念佛念咒更好。

那次,就是这么大放生了一次,我回去念咒,知道自己有罪,所以我没有得意,悟到既知罪业本空,仍不能停止忏悔罪业的道理。反过来,也知道既知善法如幻,仍要不断行善的道理。

我们这里的水产卖得很快,经常是你在买,别人也在买,我冲着贩子一挤眼睛,他就知道我要加钱,就告诉那个人:“这个先生已经包下来放生了,请您再去别的地方看看啦。”七台河人就是有礼貌(可惜太爱杀生),往往点点头就走啦。

七台河的小学生,都有在天主教堂开的学校,佛门开的学校也不少啦,开的学校上学,他们就幸运啦,都是吃素的。

曾经放生的时候,不断的和贩子计较、吵架;放过以后还得意,看到路边的不放生的人,觉得都是醉生梦死等等;太计较是否被宰;还有计较生命是否会死,是否是养殖的。

后来发现,每次放生回来都头疼,知道是放得不如法,放的烦恼出来了。以后就不敢,索性“把握当下”啦。过去和未来是不可把握,而“现在”是礼物。

当下我放生就慈悲真诚的放,不去和贩子太争执。结果,后来发现放生“被宰”,真的很容易在其他方面得到千百倍的收入啊。

放生和十善相应啦,感应到身边全是善神,他们什么都告诉我。连我偶尔买彩票的时候,他们都帮着参谋,绝对真实不虚……我的工作压力和风险就这样瞬间消失于无形之中。

正因为放生和十善相应,所以再念佛念咒都会相应啦。念佛我经常哭,念咒我也是求出离。因为佛法无论是念佛念咒,看经参禅,都是在有出离心的前提下呀。

我的投资,加上月收入,我第一次在7月份里拿到了100万!!!

钱多了无法再都用于放生,没有那么多人手,决定供养大陆国内的一些寺院。我自己的住房我是没有计较也没有买的,一直住单位公寓和宾馆。女朋友我也一直没有,据说放生借三缘——情缘、法缘和命缘。希望放生能帮我找到情缘。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友情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