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回向文怎么说 放生现象与世俗生活中的异样有什么不同

时间:2022-11-04 18:11       来源: 未知

放生的依据主要出自于两部经书,一部是《梵网菩萨戒经》,另一部是《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前者是放生的理论根据,后者是开设放生池的依据。其它大乘经如《六度集经》卷三,有赎□的放生记载,而另外玄奘三藏《大唐西域记》卷九,也讲到太康县的故事(圣严法师,1988)。简言之,放生是从戒杀而衍生的,也可以说,戒杀的进一步必定是放生。戒杀仅是止恶,是消极的善行,放生救生才是积极的善行;如果仅仅止恶而不行善,不是大乘佛法的精神。因此在中国,从北齐萧梁以来,便提倡断肉食、不杀生;且放生的风气也从此渐渐展开,从朝廷以至民间,由僧众而至俗人,都以素食为尚。

而历代政府为了表示推行仁政,年有数日也定期禁屠;而从中央以至地方,或者为了祈雨禳灾,也都有放生禁屠之举。而放生现象整个深入基层民间的生活并和社会产生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则是在明末清初的时期才得以开展起来,当然这是与一些知名的佛教人物的大力宣传和推广分不开的;如明末莲池大师云栖祩宏就是历代高僧之中提倡放生最积极的一位,分别创作了《放生仪》及《戒杀放生文》使得大众在放生时对所用仪式有所依准。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放生行为作为一种流俗的社会风尚开始呈现商业化的倾向,其“为故而捉、放生即送死”、“放生先以伤生,戒杀还滋误杀”等矛盾当时即备受诟病。

美国渔民捕捉到罕见白色龙虾拍照后放生

普通的龙虾不少人都见过,但半透明的白色龙虾非常罕见。美国缅因州一名渔民日前出海时,捕获独特的白色龙虾。当地渔业协会指出,龙虾呈现半透明状或是遗传病白化症所致。

48岁的托德表示,这只龙虾的身体半透明而且带点蓝色,自己从未见过。托德发现龙虾为雌性而且体内有虾卵,便按照规定放生。

不过他也表示:“即使是雄性,煮熟并进食如此稀有的龙虾亦是一种浪费。”缅因州渔业协会则认为,龙虾缺乏部分色素,可能是因为遗传的白化引起。

有龙虾专家指出,白化症龙虾出现的机率为亿分之一,足证其罕见程度。然而专家表明,即使白化症龙虾如此稀少,但煮熟后的味道与普通龙虾并无分别。

友情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