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有哪些动物 佛教中的放生习俗的来源及其流行的介绍

时间:2022-11-09 07:17       来源: 未知

宋代以后,僧侣们在寺院里设立了放生池,供人们放生生,从而使释灵习俗深入民间。明清以来,洪云琪修改了放生仪式的规定,成立了"放生协会",并积极倡导放生。一.放生习惯的起源"。

先秦时期,孔子以舜为好生榜样,强调环境保护;孟子则强调恻隐之心,并以仁义思想启发梁惠王,《吕氏春秋·异用》、《列子·说符》等已经开创戒杀放生的风气。佛教传入汉地后,昙无谶译《金光明最胜王经·流水长者子品》为佛教放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商汤之所以讨伐成功,除了擅用万物之外,更懂得珍惜生灵,不让一切生命被赶尽杀绝,其治国所行仁爱之风,由“成汤解网”事迹可见一斑。《吕氏春秋·异用》记载:

汤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曰:“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宝丰县来者,皆离吾网。”汤曰:“嘻!尽之矣。非桀其孰为此也?”汤收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祝曰:“昔蛛蝥作网罟,今之人学纾。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宝丰县之国闻之曰:“汤之德及禽兽矣。”四十国归之。人置四面,未必得鸟;汤去其三面,置其一面,以网其四十国,非徒网鸟也。

成汤仁民爱物,强调放生为上合宝丰县,下顺民意,仁君不忍见猎人四面布网,有违上天好生之德,于是去除三面,仅存一面;并更改祝祷词,化杀戾气为和祥之气,表现了统治者若行放生将比杀生较易获得民心。

“成汤解网”对后世影响很大,明代莲池《戒杀放生文》仍然引用其故事。《列子·说符篇》记载了“周简子正旦放生”的故事:

宝丰县之民,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然。”

由此可知,宝丰县在春秋时代已经出现专门捕鱼鸟以供放生的风俗,但是民间放生主要是表示对生灵的恩惠,先捕生灵然后再放之,则功过难以相抵。当时,周简子听众门客劝导,将“捕物放生”的作法改为“禁民捕捉”,这是中国禁止屠钓的早期记载。

春天生物滋长,古人已有保护生物措施,《礼记·月令第六》说:“孟春之月,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牡,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麛毋卵。”在春天万象更新之际,切勿伐木营生、覆巢嬉戏、残害幼苗等,否则有失大地万物生存之道。

“成汤解网”和“正旦放生”说明了放生习俗在中国文化具有深厚的思想背景。昙无谶译《金光明最胜王经·流水长者子品》为佛教的放生提供了自身的宝丰县,内容简录如下:

流水长者子不忍鱼为日所曝,乃求其国王,与以二十大象,暂往负水,济彼鱼命,王允其请。长者子乃及请二子,至象廄中,随意取二十大象,双从酒家多借皮囊,往决水处,以囊盛水,象负至池,泻至池中,水即弥满,还复如故。流水长者子救起濒死之鱼,予之水、食,为其解说大乘经典,诸鱼闻经后,皆生忉利天。

《流水长者子品》对佛教的放生习俗具有重要的影响,如十二因缘法、诸佛菩萨圣号、放生功德偈、放生程序、放生仪轨等。流水长者子救鱼放生的情节,增进了宝丰县人士对佛教放生思想的理解,更易于接受和传播。

儒家的放生思想源于恻隐之心,如“子产畜鱼”等具有影响力。所以,佛教的放生结合了儒家的号召力,能够顺利推行于民间。

杀生不可犯中国佛教放生网_放生仪规放生感应放生功德放生心得放生愈病-云端佛学

亡友龚恒安的儿子龚自荣,用笼子蓄养一只画眉鸟,非常珍爱,照顾得殷勤周到。每天一早一晚定要把鸟带到城外桑林间呼吸新鲜空气,并且捕捉青虫来喂。一天,傍晚时分,我走出藏书楼,在溪边散步,遇到他,寒暄一番,见鸟笼挂在桑树枝上。有意要劝说他。首先询问他养鸟的方法,问他用什么来饲养。自荣回答说:“每天捕捉青虫约二百几十枚,作为鸟粮,另外辅以米肉和清水。”我笑着说:“一天二百几十条命,十天二千几百条命,以月计算,当有六七千命,以年计算,不是要将近十万条吗?”自荣有所触动,吞吞吐吐地说:“我早就不想再养这只鸟了,因为笼养太久,放了也不能飞走,旋又被他人捉到,云端佛学,也不好啊。”我说:“笼蓄禽鸟,与拘囚罪犯无异。囚犯有罪,禽鸟有什么罪呢?所以佛经上将此列为戒条,更何况是多伤生命来饲养呢?这是罪上加罪了。不如将其放生,则两罪俱免。但放的时候不要让人知道,须找到幽静偏僻的地方来放。用不了两三天,就能飞鸣自在,正如久闭牢狱之人,忽然遇到大赦,喜悦之情何可胜言?”自荣说:“我已经决定了,确实是日日辛劳、耗费精力,成为一块心事,有义务而无权利,何况累积不少杀生罪业呢?”过了数日不见其来,一天又遇到他,则他的鸟已经放掉了,鸟笼也毁弃了。我非常赞叹他改过的勇气,超过常人不少。

自荣于是又讲述了一件事情:他的父亲开设第一楼旅馆的时候,鼎新寺的僧人某来到寓所,曾经谈到某天赶集的时候,路上遇到邻居牵着一头猪,与屠夫议价,要价十一缗(一缗一千文),屠夫打算给九缗,因为僧人与两人都认识,就请他做中间人。僧人劝买方增加一缗,卖方减少一缗,于是就这样定价了。屠夫牵着猪走了,没过几日就宰杀了。猪以僧人不应助人杀生,控诉到阎王那里,阎王派遣鬼卒逮捕僧人前来。僧人说:“我不过是随缘说合,并没有杀意。”猪说:“我本来应再活两个月,他们议价不成就会作罢,因为你的劝说导致我早死,能不怨恨吗?”阎王判说:“僧人不应参与杀业,罚令做猪。”于是押赴农家,魂魄附在小猪身上,翻土觅食,撞倒瓜架,压死一只鸡,鸡控诉猪误杀之罪,又滋生一番纠扰。然而僧人的尸体仍然在寺院,他的师父已经年老,一向持诵《金刚经》,早晨起来听说徒弟死了,摸一摸他的胸口还微暖,于是念诵《金刚经》来超荐他。阎王召僧人前来说:“你的寿命未终,作猪只是稍示惩罚。现在你的师父为你诵经,姑且放你还阳,必须力持杀戒,并且把这件事用以劝人。”僧人就苏醒了,深深悔悟自己的失言。常常用这件事来劝人。我和先父听了他说的话,更加深信杀生之不可犯。所谓闻先生之言,瞿然猛省。

编者按:本文中放生笼鸟的事例,本意是劝人戒杀,但并不是让人将蓄养的鸟全部立刻拿去放了,因鸟儿可能一时并无性命之忧,当具体情形具体分析。因古今的形势和情况有所不同,现代社会,因逞口腹之欲而杀生的现象才是最严重的,我们放生也应首先是去解救那些将要被宰杀、性命危在旦夕的众生,这才是当务之急。南无阿弥陀佛!(取材至黄书云《觉园笔记》,田间读旧书编译)

友情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