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关城市精神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热烈讨论。所谓城市精神问题,包括什么是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有些什么特点,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等等。特别是上海申博成功后,2010年将在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借申博成功的东风,关于世博会与上海新一轮发展以及发展中的上海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城市精神等话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确实,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了飞跃的发展。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经济的发展还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最早是在农村拉开的。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浪潮最先在广大农村掀起,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催生了乡镇企业的出现,于是一大批乡镇企业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兴起。乡镇企业的崛起反过来又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并带动了一大批中小城镇的兴起,这一过程又促进了我国城市的改革开放和城市的发展进程。与此同时,大量原农业人口离开了土地,流进了城市,有些人甚至长期生活和工作在城市,成了城市新移民。这一方面为城市建设提供了迫切需要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城市生活也改变了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和观念。这一切都对城市精神的培育和城市居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关于城市精神的讨论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和背景下展开的。由此可见,呼唤城市精神,培育城市精神,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象征,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形象、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城市精神的产生和发展,首先是人民群众的需要。城市精神说到底,就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精神的具体体现。因此城市精神是在民众中产生和发展的,同时也是具体体现于生活在这一城市中的全体民众身上。广大人民群众是城市精神的塑造者和体现者,塑造城市精神的主体是生活在这一城市中的全体民众,只有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城市精神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既然城市精神的塑造和体现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城市中的广大信教群众当然也是城市精神的塑造者和体现者。我国佛教界历来有爱国爱教传统,特别是大乘佛教更强调入世精神,如何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体现佛教精神中的积极内容,与广大城市居民一起共同塑造一种崭新的城市精神,乃是当前我国广大佛教信徒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因此积极投入参与城市精神的培育和塑造,实为当前每一个佛教徒的义务和责任。这不仅是时代发展所赋予的责任,也是实践大乘佛教精神的具体体现。
作为一个佛教徒,又当如何积极投入到当前的城市精神培育和塑造过程中去呢?其实,只要以大乘佛教教义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以时代精神阐述和诠释大乘佛教精神,就能很好地体现当代的城市精神。回顾佛教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佛教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从佛教传入中国起,就不断地随着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而变化。只有这样,佛教才有可能得到生存和发展,才有可能延续二千多年。中国佛教就是起源于印度的佛教与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以时代精神阐述和诠释大乘佛教精神,也就是使佛教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发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断地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也就能很好地体现当代的城市精神。
大乘佛教精神,可以用“六度”之行加以概括。大乘佛教有一句话,叫做“六度万行”,就是说“六度”之行概括了大乘佛教修行者所修的一切行门。与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相比,大乘佛教相对来讲更强调“普渡众生”,所以大乘佛教修行者更注重“入世”,六祖惠能大师曾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就是说佛法的修行一定要在世间完成。佛教徒首先是生活在具体社会形态中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人。其修行也必然是在社会中进行。脱离了现实社会条件而谈修行,那只能是空谈。因此大乘佛教把“六度”之实践作为宗教修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所谓六度,“度”即“渡”,指渡过生死之河,获得解脱,到达不生不死的涅槃彼岸。因此六度也就是指六条通过修行达到彼岸世界的道路。具体地说,六度即指布施舍、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布施是指以财物、体力或智慧等施与他人。佛教认为修行布施可以破除人的吝啬和贪心。持戒是禁止一切不符合佛教教义的思想意识和言行。戒的具体内容有五戒、十戒、具足戒等,涉及面很广,几乎包括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忍辱是指在修行过程中,能忍受因客观环境的恶劣而产生的饥、渴、寒、热等各种不利条件,以及由外界各种不利情况造成的内心的各种屈辱感觉。精进即是在修行过程中坚持不懈,不断努力,直到达到佛教的修行目标。禅定要求修行者在修行时保持平静的心情,沉思静虑,排除一切不符合佛教教义的杂念。智慧即指佛教真理,是不能用寻常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宗教精神境界,有时则直接译作般若。大乘佛教认为六度概括了佛教所有一切教义和修行方法。所谓“六度万行”就是这个意思。
由于大乘佛教强调入世,强调修行不能脱离现实社会环境,因此需要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以现代精神来重新阐述和解释“六度”的意义,使其具有时代的内涵,与我们所提倡的城市精神相适应,这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佛教本身发展的需要。当代中国佛教必须通过对教义的阐述和诠释来适应和融合到当代城市精神中去。
城市精神是城市的凝聚力,是城市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表现,是城市文明和素质的体现。城市精神集中展现了城市的时代风貌,也表现为一个城市对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当代的城市精神应当反映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当代城市居民的精神风貌。就上海而言,上海的城市精神至少应当体现在这几个方面:博大的胸怀、宽容的气度、诚信的待人、努力向上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坚韧不拔的精神、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文明优雅的言谈举止……等等。城市精神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培育和确立的。作为正在致力于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中国佛教,如能将其基本教义以现代精神加以阐述和诠释,就能更好地投入并融合到这种城市精神的培育和发展过程中,从而使佛教更好地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例如,博大的胸怀和宽容的气度,作为上海城市精神的体现,是非常重要的。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只有以海纳百川般的博大的胸怀和气度,象海绵吸水一样接纳海内外各种创业和管理人才,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使这些创业者如鱼得水,才能促进上海的飞跃发展。上海过去正是以这种精神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海派文化”并奠定了上海作为中国近代工业基地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宽容开放的心态和精神再放异彩,近年来上海经济建设得以飞速发展,国民生产GDP连续多年来以两位数的幅度增长,应该说是与这种开放的心态和精神密切相关。博大的胸怀和宽容的气度,来源于智慧,是智慧的体现。大乘佛教六度的修行,正是以智慧为主。以智慧观照和洞察世事,以智慧指导修行。佛教认为,只有具备了无上智慧即般若之智,才能解脱一切束缚,获得彻底的精神自由。而这是一种极高的精神境界,如能达到这种精神境界,那么必然会具有博大的胸襟,宽容的气度。
宽容的气度又是与努力向上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分不开的。努力向上的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上海城市精神特点之一。众所周知,在生活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哪怕是在“亭子间”、“阁楼”里,上海人仍能尽自己努力,将生活安排得有条有理,有声有色。这种精神与大乘佛教“六度”中所说的“忍”有异曲同工之处。佛教所说的“忍”,不仅要忍辱,要忍受他人因不理解而加之与自身的侵害,还要求做到“难忍能忍”,即忍受世人难以忍受的各种艰难、困苦、委屈,等等。当然这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一般人难以做到。就宗教实践而言,这种境界需要经过不断的艰苦的修行才能达到。如就一般道德修养来说,也需经过不断的理想和情操的培养才能达到这种精神境界。
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和高度的敬业精神,是上海城市精神的又一特点。正是这种精神的发扬,才使得上海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才使得上海能够不断地开拓和发展,才使得上海成为一片世人注目的土地,才能取得引起世人惊叹的发展。而这种精神与大乘佛教六度中的“精进度”又十分类似。就宗教修行而言,佛教所说的“精进”是要求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能够做到坚持不懈,不断努力,勇猛策进,直到达到最终的修行目标。如果我们将这种宗教修行中要求的“精进”放在工作中,那就是一种百折不挠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在工作上就表现为兢兢业业,高度的敬业精神;表现在学习中,就是不怕困难,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表现在生活中,就是一种积极的、乐观而又豁达的生活态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政府与民众之间,都需要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由此呼唤诚信,成了近年来各种媒体上频频出现的一个话题。其实,诚信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人以信为本,无信而不立;诚以为本,信以立人,这些古训在我们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当前,企业和个人的信用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建立诚信机制是人们正在研究和讨论的问题。诚信需要自律,通过自律才能更好地建立诚信。只有严于律已,才能建立诚信,才能更好地律人。诚信和自律亦当是当代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律已律人,在佛教中就是戒与律。戒是止持,即不准做的事情,律是作持,是应当守持的事情。佛教中往往戒、律合称,是佛教修行最重要的内容。原始佛教以戒、定、慧为“三学”,以“戒”为首,由戒入定,由定得慧;大乘佛教则以戒为六度之一,可见戒对于佛教修行之重要。佛教最基本的五戒,即是戒杀、戒盗、戒淫、戒妄、戒酒。其中“妄”指妄语,即说谎,以虚假的语言和行为欺骗他人,都属于“妄”,这是佛教戒律所不允许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应当有诚信,不能言而无信,不能说谎,不能以谎言欺骗他人。严格遵守戒律,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亦即遵守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这也是现代城市精神所需。
现代社会呼唤爱心。无私的爱是一种高尚而伟大的情感,让世界充满爱,这是人们的共同愿望。爱表现在行动上,是与慈、善联系在一起的。这也与大乘佛教精神相符。佛教讲慈悲,《法华经》说,佛以一大事因缘降世,就是为慈悯众生,为解救众生脱离生死苦海。在具体修行上,大乘佛教六度中的施,就是体现了这种精神。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等多种。施对修行者自身而言,可破除吝啬心和贪心,使心底产生一种慈念和悲悯之情,对于受施者而言,则是一种爱的直接表达和体现。因此在生活实践中,许多佛教团体的日常活动又往往与慈善事业密切联系在一起。
总之,大乘佛教教义的许多内容与现代社会都可以相融相通,关键是如何去阐述和发挥,如何去实践。在城市精神的培育与发扬过程中,我国佛教界理应积极投身其中,充分发扬大乘佛教自利利他的精神,融合于社会,融合于时代精神。
一个苦者对老和尚说:“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
老和尚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不下的。”
他说:“这些事和人我就偏偏放不下。”
老和尚让他拿着一个茶杯,然后就往里面倒热水,一直倒到水溢出来。苦者被烫到,马上松开了手。
老和尚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放不下的,痛了,你自然就会放下。”
事实上,我们很多时候放不下:我们有了功名,就对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钱,就对金钱放不下;有了爱情,就对爱情放不下;有了事业,就对事业放不下。
这是因为我们心中还有念想,比如对爱还存有希望,期许未来会改变,心中的贪欲还在作梗,对方的行为还没有触及自己的承受底线等。总之没有让自己痛到必须撒手。放下其实是一种顿悟。优柔寡断的人常常思前想后,拿起来慢,放下也慢。倘若他经历过一次重大的变故,比如与死亡擦肩,那么这种重击会让他一下子像变了一个人。看开了、看淡了,自然也就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