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代宗时候的京都,河南洛阳城内,有一佛寺名叫惠林寺,原先是已故光禄卿李憕的府第,由其子李源捐献而成为佛寺。唐朝因安禄山叛变,东都洛阳被陷,李憕据守府中,不肯降贼,因寡不敌众而被杀死。他的儿子李源年少的时候,以贵族子弟,生活豪奢,交游甚广,嗜好音乐,善于歌唱,在当时很有点名气。但是自从他的父亲李憕死节之后,他心中非常悲痛愤慨!于是发誓:不做官、不娶亲、不吃肉,独身居住惠林寺中五十多年,成为一个在家修行居士。寺中住持圆泽禅师,善于经营寺产,且懂音乐,与李源成为知己好友,两人整天相对交谈,总是说个没完,人家亦不知道他们谈些什么?
有一天,他们两人相约去游历四川的峨嵋、青城二大名山。李源要经由湖北乘船从水路溯江而上,进入四川;圆泽要取道陕西的长安与斜谷,经陆路入川。二人意见不同争持了半年,李源的心事,圆泽能知道,而圆泽的心事,则李源不知,可是圆泽又不便讲出来,结果李源坚持他的意见,而且振振有词的说:“我已经发誓不做官,断绝与官场中人的来往,现在怎么可以再去京都长安呢?要是遇见那批官场中人怎么办?他们以为我改变了主意了。”圆泽听了他的这一段话,半天才叹口气说:“一个人的行动是不由自主的啊!”(意思是业力不能改变了)只好依照李源的话,向湖北进发。船儿行到南浦地方,因为要准备上滩,于是天不黑就靠岸停船,从船舱望见岸上一个穿缎衣裤的妇人,肩负着瓦瓮到河下来取水,圆泽一见她就流着眼泪说:“我不肯走水路就是因为怕遇见她哟!”李源不了解而又很吃惊的问:“我们一路上看见的女人不少,为何您就怕看见她呢?”圆泽哭丧着脸说:“这妇人姓王,我应该做她的儿子,她已经怀三年了,因为我不肯来,所以她就很久生不下来,现在既然遇见了,那就不能再逃避,只好去投胎了。希望您以符咒相助,催生快产,请您在这里多留几天,帮忙料理我的身后事。到了三朝日,请您来王家看我,我以一笑作为证明。过后十三年的中秋月夜,再请您到杭州天竺寺外,我们还可以再度相见。”李源听完这一段话,心中非常后悔而又很难过,一边流着眼泪,一边为圆泽准备沐浴,更换衣服,一切完毕之后,到了傍晚的时候,圆泽当真死了。
李源使用催生符咒,使王氏女人很快而又平安地生下一男婴,这便是圆泽的第二生了。等到三朝日李源去王家访问说明来意,要求抱出婴儿一见,王家立刻许可,当李源抱婴儿在手时,果然一笑,李源却不禁泪流满面,便将详细情形告诉王家,王家也就拿出钱来将圆泽安葬于山下。
李源亦无心独自游川了,于是转回洛阳,抵达惠林寺时,才知道圆泽早写了遗书,叫他的徒弟交给李源,交代后事。李源等着到了第十三个年头,便南下向杭州西湖出发,准备赴八月十五日中秋夜在天竺寺外相会之约。李源先到寺外等候,那晚月光明亮,忽然听到葛洪井旁传来歌声,只见一个十几岁的牧童头上挽着双髻,身穿短衣,骑在牛背,手持竹棍敲着牛角口唱山歌:“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李源一听到这只歌,知道牧童就是圆泽,便大声的说:“泽公您好!”只见牧童远远答话:“李公真有信用,这么远来辛苦您啦!不过您的俗缘还没有完了,请你不要过来,你我前途不相同,不能接近,如果您能精勤修行而不堕落的话,将来我们还有相见的机会,珍重!”牧童带转牛头,口唱山歌而去,歌曰:“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牧童的歌声渐渐远了,也不知他往何处而去,这牧童便是圆泽的后身。
李源于是转回洛阳,仍然居住惠林寺中,两年之后,有大臣李德裕向唐代宗保奏:李源为忠臣之子,很是尽孝,请予以官职。代宗准奏,封李源为谏议大夫。这便是李源所未能了脱的俗缘,但是,李源确实已经看破世情,淡泊名利,不肯就职,竟然老死在惠林寺中,死的时候,已经八十岁了。
村民为再现青山绿水鱼满溪美景筹钱买鱼苗放生“每到涨水时节,鱼儿咬住尾巴,用力蹦出1米多高,逆流而上。”14日下午,夷陵区下堡坪乡赵勉河村,52岁的黄家训蹲在贯穿整个村庄的赵沙河边,查看10多天前投进河里的鱼苗,向记者回忆几十年前在河里看到过的场景。
10月30日,由黄家训牵头,村里和他年龄相仿的26户村民自发筹资买了1万多尾鱼苗,投放到了河里。
黄家训说,近十年来,流过村子的河里已经看不到鱼了。大伙的想法很简单,希望回到以前青山绿水鱼满溪的时光,让外来的客人们能在河里捞鱼摸虾。
这个村民们众筹保护家乡环境的故事,在当地已传为一段佳话。
1流过门前的河里没了鱼
赵沙河发源于夷陵区下堡坪乡赵勉河村,途经4个行政村,汇集沿途几条小支流后,从乐天溪镇的沙坪村流入长江。
14日上午,52岁的黄家训骑着摩托车,沿河流自上而下,查看10多天前投放进河里的鱼苗的情况。“比预想的要好,一共投放了20个点,没有发现一条死鱼。”黄家训说,自从鱼苗投进河里后,他每天都要查看,心里越来越踏实。黄家训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对流过家门前的赵沙河,有很多美好的回忆。
“每到涨水时节,鱼儿咬住尾巴,用尽全身力气蹦出1米多高,逆流而上。”在黄家训的记忆中,河里的鱼儿生命力极强,卷起裤角过河时,会撞人的腿,拿着撮箕就能捞起鱼来。
鱼儿怎么没了呢?黄家训认为,原因很复杂,下游的电站堵住了鱼儿逆流而上的通道,上游原来有一处矿场,排放了不少污水。河床上常出现乱采沙石的现象,鱼儿没有了“窝”。最致命的是,经常有人偷偷炸鱼和毒鱼,一瓶药下去,河里几乎再也见不到鱼了。
53岁的余贵德喜欢钓鱼,多年前,半天能在河里钓几斤鱼,现在家里的鱼竿已落满了灰尘。
2村民筹资买鱼苗放河里
黄家训种过天麻,做过各种小生意。4年前,他和妻子回到老家,在原栗子坪乡(现已合并至下堡坪乡)集镇上,经营一家肉铺。叶落归根,黄家训的脑海里老是回放年轻时在河里捞鱼的画面。“清江河里的那些鱼,活蹦乱跳的,好羡慕啊。”有同样想法的,还有余贵德,他到清江旅游时,心里老是犯嘀咕,以前咱家门前的小河,不就是这样吗?
两人凑到一起,聊起了鱼的话题。今年1月,黄家训开始在本村的辖区内,从上游到下游,临河的农户几乎走了个遍,说出了想投放鱼苗的想法。“一共问了30多户,与25户产生了共鸣。”让黄家训觉得有些意外的是,和他同年龄段的人,几乎都有让赵沙河重现鱼儿活蹦乱跳景象的想法。大伙当即表态,每户出资200元,购买鱼苗。
钱很快就收了上来,黄家训和另外两名村民到当阳和秭归等地考察。10月30日下午,一车适合小溪生长的鱼苗来到了赵勉河村。这1万多尾鱼苗个头从1厘米至10厘米不等,共420斤,鱼苗每斤9元,对方得知黄家训的想法后,主动抹掉了零头,只收了400斤鱼苗的钱。
闻讯而来的村民,村镇派来的工作人员,早已等候在村里。鱼苗进村后,按照之前计划的20个投放点,开始逐个投放。
3他们有个捞鱼摸虾的梦
在黄家训看来,沿河这20多户掏了钱的村民不仅是放鱼苗,还结成了“护鱼同盟”,大家一起监督炸鱼、毒鱼的行为。如今村里来了陌生人,大家会轮流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就报警。黄家训还向大伙承诺,只要发现举报炸鱼、毒鱼,他掏腰包给奖金。
“你这样做,能得到什么回报呢?”当初萌生放流的想法后,黄家训逐级逐部门的咨询政策和技术,曾有人提出这样的质疑。黄家训说,只要没人捞,再过几个月,这些鱼苗就能自己繁殖成长,到时候,多年前青山绿水鱼满溪的景象将再次出现,这就是他想要的回报。
26户村民自发筹资放流鱼苗的事,在当地已传为一段佳话。下堡坪乡政府了解情况后,不仅安排渔政方面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还打算购买鱼苗进行投放。
在赵勉河村,天麻和茶叶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这个放鱼苗的事,让村支书李世海有了想法,他对记者说,现在各地都在打造乡村旅游,村里准备围绕赵沙河做文章,客人可以到村里捞鱼摸虾,感受童趣,寻找乡愁,届时村民就可以将生产的特色产品推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