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道江区哪里放生最好的地方

时间:2022-12-04 07:00       来源: 未知

(一)从《阿弥陀经》里看衣食住行的生活
一般人都以为佛教讲四大皆空,应该是只重视精神生活,而不重视物质生活。因此,有些人,你劝他信奉佛教,他会退避三舍,他以为信了佛教,好的衣服不能穿,好的东西不能吃,甚至高楼大厦也不能住,一定要吃苦,吃苦才是信仰佛教,我为什么要去自找苦吃呢?其实,佛教有多种性质,强调这种着重苦空无常生活的方式,往往不能获得一般大众的信仰。现在我根据《阿弥陀经》,把佛教重视物质生活的情形介绍给诸位。
《阿弥陀经》是大家所最熟悉的一部经。经里叙述极乐世界的情况,尤其是物质生活方面,是那么的丰裕富有。譬如说地是“黄金布地”;房子是“七宝楼阁”,尚有七重栏、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另有七宝池,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等宝合成;穿的衣服,所谓“思衣得衣”;吃的食物,是“思食得食”;交通工具则是“飞行自在”。由此可知,极乐世界的物质生活实在太丰富了。
从极乐世界的物质生活上,我们可以知道信仰佛教不一定要吃苦。从净土法门的角度来看,佛教是一种“幸福”之教,信仰佛教可以获得幸福和快乐。至于说到“苦”,不容否认的,佛教也经常在讲苦,所谓三苦、四苦、八苦、无量诸苦。其实,佛教讲苦的原因,只是说明“苦是入道的增上缘”,并不是说信仰佛教的目的就是要受苦,也不是说只有受苦才能得到解脱。
佛教的物质生活教人不需要特别标榜“苦”,因为太苦的人生如槁木死灰。但是,也不教人热衷于物质的追求,因为“欲海难填”。有了洋房,还要汽车;有了电视,还要冷气。终日汲汲于物质的享受,岂不成为物欲的囚犯,还有什么信仰的法乐可言?因此,“太苦”与“纵乐”两种极端的生活,都不是佛教所要求的生活。《阿弥陀经》虽讲丰富的物质生活,却要在物质生活中实践佛法。《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道理,也不是要我们放弃所有,而是在强调一种佛法的中道生活。由此可知,在苦乐之间的中道生活,那才是真正的佛教生活。
(二)从五乘佛法上看衣食住行的生活
所谓五乘,即人、天、声闻、缘觉、菩萨,这是学佛的五种阶位。在人天乘的佛法里,佛教非常重视物质生活;在声闻、缘觉的阶段里,则较重视精神生活。人天乘的对象,是指在家众;声闻、缘觉的对象,是指出家众。时下一般弘法者常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就是常常将对声闻、缘觉的要求,用来要求人天的大众。譬如素食、苦行,这是声闻、缘觉的修行生活方式,如果用这些佛法来要求在家人的生活,似乎不太恰当。
另外,在佛教里常常讲“发心”。所谓“发心”,即发三种心:一、发增上生心,可以招感人天果报;二、发出离心,可以招感声闻、缘觉的果报;三、发菩提心,可以招感菩萨的果报。这中间,发增上生心招感的人天果报,对物质的生活并不采取否定的态度。譬如“功名”,人天乘的佛法并没有禁止追求,甚至于求得越高越好;“财富”,黄金不是毒蛇,甚至于拥有越多越好。在人天乘的佛法里,并不把功名富贵看成是绝对可怕的东西,只是当你求功名求富贵时,必须要用合理的方法,有了功名富贵,好好用来造福人间。
世间上的人,随着各人的根性不同,有一种人对于功名富贵不感兴趣,他想舍离功名富贵而一心求法,这种人就是接近于声闻、缘觉的根性,发出离心,可以舍俗出家。否则,就算你在佛教里已经剃发染衣,现出家相,可是对世俗的荣华富贵没有舍离之念,这和出家法并不能算做真正相应。
若照佛教的发心来说,发增上生心的在家居士在社会上营求功名富贵,并且过着妻子儿女的正常生活,这是佛法所允许的,丝毫不必有惭愧或罪恶的感觉;重要的是无论你如何追求功名富贵,不许作奸犯科,不许邪行淫乱。在世俗正常生活的范围内,是不违背佛法的。
目前佛教有些弘法的大德法师们,常常要用出家人的修行标准去要求一些在家的佛教信众。譬如,要他们放下功名富贵,告诉他们功名富贵如毒蛇,是苦空无常的;要他们放下妻子儿女,告诉他们妻子儿女是冤家,是讨债的。这种度化的方式,可说是错误的!不契合众生的根机。难怪有一些不懂佛法的人,听到要他信仰佛教,要避之唯恐不及。

沉默的慕魄太子

沉默的慕魄太子

在波罗奈国有个太子名叫慕魄,不仅面貌端正,而且非常聪慧,上至天文地理,宿命星辰;下至人间万物,往来因果,他几乎没有不知道的。但这个聪明绝顶的太子,到了十三岁时却忽然闭口不说话了。

天冷加衣,到时吃饭,他都任由随从服侍,给他什么就是什么,无欲无求。有耳朵有眼睛,却像看不见、听不见一样;虽然聪明异常,智慧过人,却什么都不闻不问。

老国王见到儿子这样,心里十分愁苦。他询问了一个婆罗门意见,婆罗门紧张地说:

「大王祖业毁灭的时候不远了,虽然太子相貌堂堂,但您想想,为什么有了这个太子后,便再也没有儿女了呢?这都是太子所克的呀,只有将他活活埋掉,大王才可以保全国家,连得贵子,不然的话,麻烦可就大了。」

国王听了这话,觉得有道理,但一想到自己的爱子将因此死去,心里更是发愁了。过了好一阵子的食不知味、寝难安眠,国王终于决定听从婆罗门的劝告。

这时一位大臣建议:「依老臣之见,不如挖一个深洞,里面修成居室模样,放些粮食物品,再加上五个仆人,将太子放在里头,听凭命运安排吧。」国王听了,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便告诉下属去做准备。

仆人们赶着车,来到挖洞穴的那个地方,此时洞穴还没有挖好。

太子慕魄坐在车上,心里暗暗想着所发生的一切,不知不觉地轻轻说出话来:

「父王和国中的大臣百姓们都说我是痴呆聋哑,其实他们不知道,我所以不说话是为了摆脱尘世间的一切俗缘,抛弃那些无穷尽的烦恼之事!

现在却因为我这样的做法,反倒使自己被人认为是招致家族不幸之徒,要被关在这洞穴里别离人世,难道这真是命运的安排吗?」

太子的叹息,被一旁的侍从听见了,连忙快马回去告知国王。国王听了,悲喜交加,立即带着王后一道驾车前往迎回太子。

慕魄见父王来到,便起身相逢,恭敬地请父王就坐。国王细听太子说话的声音,虽然平缓却隐含神威,似有震天动地的力量,心里高兴之极,便请慕魄回国,让他管理朝政,自己愿意退位。

慕魄拒绝了国王的好意:「父王,您不知道,我实在害怕再受地狱煎熬之苦呀!」

国王听了十分不解。太子接着说:

「我的前世曾做过国王,在位时以德政治理国家,国家二十五年来没有过官司讼状,也没打过仗,牢狱中从未关过人。朝廷对人民广施仁德之举,常常周济穷苦百姓。但虽然如此,我还是因为犯了一点过失而在死后被打入地狱六万余年,遭受熬煎烹煮、生剥活裂之苦。受刑时痛苦难忍,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而当时您正在父母的庇护下无忧无忧虑地生活呢,更不用说来分担我的痛苦了。」
「那么,你犯的是什么罪过呢?」国王问道。

「我往昔做国王的时候,所管理的领域里有许多小的附属国。由于我生性仁慈,一味强调以仁德治国,各种法纪松弛,各个小国便觉得我软弱可欺,便组织起兵马来攻打。我拿出大批珍贵财物赠换取了短暂的和平。反复多次后,他们不仅不思悔过,反而变本加厉,贪得无餍。但我依旧认为对于各小国国王只要能慢慢教育诱导,就可以让他们去恶从善。我为王一日,就要施行普济众生之功,永远不兴诛杀惩罚之举。后来,各小国见我一味迁就,气焰越发嚣张,索性肆无忌惮,兴兵再度打来,一路之上任意残杀无辜,涂炭人民。

我听到百姓遇害的消息,心里十分难过,多次泪如雨下。在宫里穿戴起丧服,为诸国死难的百姓奠祭。消息传开,众小国的国王听说我慈悲心怀,爱民若子,为无辜百姓服丧,不禁都被感动,一改残暴的本性,纷纷来降服归顺。我虽然最后降服了众国王,但先前毕竟伤害了许多无辜的人民呀,这就是我获罪的原因。」

慕魄太子讲完了自己前世的因果以后,国王虽然明白了不少,但毕竟是上辈子的事,也不完全是他的错,便安慰儿子说:「你已明白了前世的因果,得知了自己的罪过,这已经是很好的了,何必还这样折磨自己呢?」

慕魄坚决地说:「我每次想到这些,心里便痛苦得不得了,唯恐前世的吉凶祸福、安危成败会再次经历,所以希望自己不要过问世间俗事,避免妄辨好坏造成无尽的烦恼。我的沉默不语虽然让我减少许多麻烦事,想不到仍为世人所误解,而招来灭顶之祸。原本这次您下令把我活埋,我原不打算辩白的,只是不愿意看到您做了错事,日后会坠入地狱受苦,永无出头之日,所以才又开口说话。

我从来不想做国王,生活中的烦恼事是数不尽的,乐少苦多才是现实的生活。我视功名富贵为身外之物,如尘土一样不值钱。我内心淡泊名利,而您却要让我当国王?」

国王仍然想让太子回心转意,便又劝他道:「你是个智慧过人的孩子,将来是要成大器的,千万不要随便抛弃这一切呀!」

慕魄太子见父亲还要苦言相劝,便严厉地对父亲说:「就拿世俗的观点来看吧!从没听说过父亲抛弃活生生的儿子。您既然这样做了,就表示我们的骨肉之情已断。现在你苦苦相求要迎我回宫,也是白费工夫,我不会答应的。」

国王见儿子执意不肯,知道他心意已决,心中不禁茫然失措,无言以对。过了好一会儿才对慕魄说:「就像你刚才所说的,前世做国王时广施善政,仅有些小罪过又不完全是你的责任,尚且要受地狱之罪。而我如今治国的政策谈不上仁政,倒有不少失误,往后保不住也要遭受地狱之苦呢。这些俗事看来也不宜再拖累你了。」

于是,国王便顺从慕魄太子出家修行解脱之道的意愿。太子从此舍弃了王位,一心修行,最后终于开悟成佛。

这位慕魄太子就是佛陀的前身,那婆罗门相师就是提婆达多的前身。

友情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