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回向,锦鲤放生词语

时间:2022-12-25 10:17       来源: 未知

"素缘"向李培义先生致敬,感恩李先生对"素缘"的鼓励与支持!

李培义,陕西省周至县人,1955年8月出生,1974年12月入伍,1987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先后曾任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摄影室主任、解放军画报社出版部主任、长城出版社社长、解放军报社解放军画报编辑部副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协会常务理事兼出版部副主任、中国艺术摄影家协会理事。拍摄的电影《一箭射三星》、《飞越太平洋》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拍摄编导的电视片《戈壁绿洲》、《玉门关外赛江南》、《航天测控》等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拍摄的图片《神箭之光》、《永恒与发展》、《发射场的早晨》、《生命》、《昂首待发》等百余幅作品在军内外各类摄影比赛中获金、银、铜、优秀奖多次;编辑出版的大型画册《万众一心》获中宣部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世纪大阅兵》、《开国大典》、《人民军队忠于党》、《长城世纪星》等画册分获解放军图书奖、全国优秀青年读物奖。并荣获第五届“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荣誉称号。

来自西部的文化使者—李培义传播德文化之路程

李培义,陕西省周至县人,1955年8月出生,1974年12月入伍,1987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先后曾任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摄影室主任、解放军画报社出版部主任、长城出版社社长、解放军报社解放军画报编辑部副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协会常务理事兼出版部副主任、中国艺术摄影家协会理事。入伍三十八年来先后从事过科技电影摄影、电视摄像与编导、图片新闻摄影、大型团体摄影、图片后期加工制作和图书出版工作,在从事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拍摄的电影《一箭射三星》、《飞越太平洋》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拍摄编导的电视片《戈壁绿洲》、《玉门关外赛江南》、《航天测控》等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拍摄的图片《神箭之光》、《永恒与发展》、《发射场的早晨》、《生命》、《昂首待发》等百余幅作品在军内外各类摄影比赛中获金、银、铜、优秀奖多次;编辑出版的大型画册《万众一心》获中宣部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世纪大阅兵》、《开国大典》、《人民军队忠于党》、《长城世纪星》等画册分获解放军图书奖、全国优秀青年读物奖。并荣获第五届“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荣誉称号。

石家庄哪里有放生的地方

从部队退休后,他一直思索在有生之年如何再为党和国家做点有意义的事情。2010年初冬的一天,他接到娄师白夫人王阿姨的电话,说娄老给写了两个字,让他去取。当亲眼看到娄老为其写的两个大字“尚德”时,激动之情难以言表。王阿姨说:“娄先生已92岁高龄,身体欠佳,胳膊无力,提笔发抖,很长时间都不写字画画了。和你相识几年,印象很好,从你的言行中看到了年轻人崇尚美好品德的精神,所以在病榻上坚持给你写了‘尚德’二字,这不代表娄先生的书法水平,谈不上作品,只是对你的评价。”看到遒劲的两个“尚德”大字,听到书写二字的过程和含义,李社长心情更加激动。

时隔不久,娄老与世长辞,时年92岁。听到噩耗,李培义痛不堪言,打开仍然散发着浓浓墨香的书法作品,欣赏和回味,看到落款“九十二叟娄师白”时,泪如雨注。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幅作品竟是老人生前写的最后一幅书法作品,但是两个“92”的数字让他记住了老人辉煌灿烂的一生,意识到了这幅作品的重要价值。那一刻,“尚德”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映入眼帘,第一次让我产生了深深的思考,何为“德”?

怀着沉痛的心情送走娄老后不久,又意外地收到林凡老师赠送的一幅书法作品。

两幅作品摆在一起细细欣赏和品味。两位作者,一位年逾92岁,一位80有余,都是年高德勋、才华横溢、享有盛名的耄耋老人。而且两位老人都很客气,都说是送的不是书法作品,是对李培义的评价。所以我在欣赏作品时,重点没有放在书法的布局、笔锋的运用、笔画的美感、墨迹的浓淡等书法专业技术、艺术层面,而是透过字里行间思考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情缘和应有的诚意,以及人间真情与做人的品德有着什么样的联系。久看多思,仍觉肤浅,不得其意,遂打开成语大词典查找对德的注解,然后就看到各种详尽的解释和文化传承的历史,一下子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深刻认识到厚德文化不仅是我国几千年来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人际关系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要素,更是评价一个人综合素质优劣的重要标准。理解了厚德的含义,深深感受到两位老人对我的评价过高了,受宠若惊之时,更感到受之有愧,惴惴不安。

重庆哪里放生鱼最安全的

浙江放生的好地方

中国书协常务副主席赵长青陪同农业部原副部长刘成果到访崇德堂

出于对知识的渴求,李培义一连多个夜晚徜徉在成语大辞典和搜索网站中,对搜索到的每一个与德有关成语的含义、出处都做了详尽记录。月余,一共收集到三百多条与德有关的成语,逐条查看注解和出自的典故,让其受益匪浅,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传统文化知识,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产生了许多感想。如果对每一条由德组成的成语及其典故都了如指掌的话,对弘扬精神文明建设和加强道德品质教育肯定会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联想到两位老前辈为之书写的作品,突然来了灵感,如果用书法这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艺术形式书写由德组成的众多成语,让大家在欣赏书法艺术的过程中学习了解厚德文化,寓教育于艺术和快乐之中,肯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创意就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

带着打印好的三百余条成语稿件以及原创文本,他分别向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赵长青,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主席李力生及全军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办公室主任向荣高等老师汇报,征求他们的意见并希望得到他们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他们充分肯定创意新颖、形式特别、意义重大,并建议把带贬义和中庸的成语删掉,尽量筛选出经常使用、语义励志、便于记忆的褒义词,让书法家逐条书写。根据老师们的建议,他逐条审阅,最终筛选出成语120多条。

用书法艺术形式传播民族优秀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精神,出发点是正确的,目的是纯洁的,而且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责无旁贷。虽然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助人为乐、乐善好施的民族精神还是存在的,他不相信各位书法家面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公益事业会视而不见。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首先给欧阳中石、李铎、沈鹏和张海四位在中国书坛德高望重、享有盛名的老师分别写了信函,用1200字的篇幅,详细陈述了他的创意和要达到的目的,真诚请求各位老师在无任何报酬的情况下给予支持和帮助。不久,就先后收到四位老师按要求的内容书写的书法作品!这让他激动万分,对四位老师崇高的精神境界无限敬仰,对他们慷慨无私的奉献和支持感慨万千。证明了“一个有良知的、心存高远、情系民族精神的学者和艺术家,他们时刻都会把社会效益和公益事业放在第一位”。

此后,230多封饱含真情与期盼的信函,换来了各位艺术家、老师寄来的130余幅作品,搜集到的成语内容全部书写完成,不仅达到了预期,还超出了理想的目标。他的辛苦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在翻拍、编辑、设计的过程中,每当翻阅、欣赏每一幅作品时,他都抱着感恩怀德的真诚之心对寄来作品的各位老师致以崇高的敬礼和衷心的感谢。

厚德箴言--百德成语书法集萃

李培义不仅想到、说到还在行动上做到,为了回馈艺术家们对“厚德箴言”事业的支持,他一年多来接待闻讯赶来参观他精心布置的“崇德堂”的领导、学者、艺术家、社会名流近万人,赠送《厚德箴言,百德成语》一书3000多册,为很多艺术家搭桥铺路帮助他们实现自己弘扬中国文化的理想。

长期放生的好处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李培义深深知道道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联系《小学生》杂志,把他的《厚德箴言,百德成语》一书中,每一幅与“德”字关联的成语细心研究添加注解在该杂志上发表刊录,以此扩大在孩子们中的道德教育,自觉地肩负起了道德教育的使命与责任。

李先生常常对来参观他“崇德堂”的人们讲: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弘扬和传播厚德文化,是“功德兼隆”、“积德累善”、“积德累功”之举,大家具有“上德若谷”的胸怀,虽然“大德不酬”,但“积德裕后”、“德厚流光”的良好效果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

“崇德堂” 李培义先生创建的道德文化教育基地

2013年,由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主办的“第三届西部之星既2013寻找中国西部年度人物”活动中,李培义被评为“西部之星”。

李培义传播德文化之路程

2014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上李培义的《厚德箴言》一书被大会评为“最佳创意奖”。大会期间李培义带到版博会上的“崇德堂”近百幅原创与“德”有关联的书法作品引起轰动,参观者络绎不绝,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2014年中国APEC峰会,为欢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贵宾在水立方所举行的宴会上,李培义被特邀为嘉宾参加庆典晚宴,与各国首脑及嘉宾欢聚一堂。

2015年春节期间首都博物馆将为李培义收藏的“中华道德古牌匾”设立专门展览,向首都及全国游客展示,弘扬道德文化。

我们有理由坚信,为以德治国发挥巨大影响和作用的时,在此过程中每位作者、每位为此大集献智献策的同志们,一定会为各自作出的贡献感到骄傲和自豪!

“素缘”向李培义先生充满深深敬意,感恩李培义先生厚德慈心对“素缘”的关注和鼓励!

“素缘”一直在挚心找寻“以素为善、有信仰”的家人早日回归!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开启您的“素缘”!

点击右上角按键分享到您的朋友圈,让身边更多人收益!

将泥鳅放生公园池塘可以吗

慧律法师:有人一生多磨难是因前世修行不好吗?

 有的人一生受苦很多。如果按照因果来说,是因为此人前世一定修行不好吗?

 不要这样讲,一辈子受了很多苦,反而容易入道。不要把苦当作苦,一定要把苦当作是一种增上缘,这是观念的问题。一个人没有经过痛苦的洗礼,我们本身就不会珍惜我们的生命,也不懂得该怎么样修行。

  所以吃苦在佛教来讲的话,不见得不好,逆境越多,成就它就会越大,是观念的问题。如果一个人的一生没有吃过苦,没有痛苦的人生是不值得活下来的。这是上苍给我们一个痛苦,但是它后面有很重要的礼物,那就是能够自觉,能够觉悟,能够成佛。所以用痛苦来包装,然后打开痛苦的礼盒,里面却含有佛性,清净自在的佛性。所以这个是观念的问题。

  不要把今天所受的苦,包括婚姻、经济、病苦,种种的,或者是儿女不孝顺、孤苦无依,把它当作一定是前世的业。当然佛教讲业的话,讲起来非常复杂。

  所以,没有痛苦的人生是不值得活下来的,要想活得更灿烂,你必需要经过很多的痛苦。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如果没有经过痛苦、挫折,我们怎么能够动心忍性?我们怎么能够更成熟的、更进步的理解人生?

  所以,苦,它是成就圣贤的阶段,就像你爬楼梯一样,每经过一个阶梯往上爬,你会气喘如牛,可是登到最高峰的时候,却看到那么漂亮的风景。没有一个圣贤没有经过吃苦他可以成就的,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现在是观念的问题,不要把吃苦当作是吃苦,要把吃苦当作是吃补。

友情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