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代放生群 微信

时间:2023-02-06 16:31       来源: 未知

    [前略]先生生长华屋,性甘淡泊。屏声色纷丽之奉,绝博弈烟酒之习。蔬食卅载,仿佛枯僧。冥心孤往,所嗜唯学。深宵短晷,盛暑祁寒,客散萧斋,卷轴自对。……未臻强仕,已赋遂初。阁席屡邀,峻谢不赴。冷眼观世,见理独真,誓以学术匡时,人格化物。拈佛儒不二之旨,标道艺一元之宗。雅操坚持,逾久弥洁。……素耻张扬,抱道自閟。见人片长,赞不容口。博通众艺,若无一能。外现刚严,内怀悲悯,面冷肠热,语苦心慈。工于为人,拙以谋己。怜才若命,见义忘身。……论学析理,烛照幽微,众难群疑,当机立剖。听者俯首,问者意消。唯是疾恶太严,望人过切。每致善良奉为圭臬,佥壬视若仇仇。窥其学诣,每觉浩博靡穷。挹其襟抱,唯叹渊深无际。朗如秋月,化若春风。愈久追随,弥增崇敬。……

  右序文乃海城王一叶居士作。一叶天资颖敏,学术淹博,为师门文学首座弟子。年未四十,因抗日与霍丘王孝通同时遇害,远近无不痛惜。渠园诸弟子中,孝通年最少,一叶笔最超,同门中所称“二王”是也。一叶信师最笃,知师最深,故其所作序文,语语中肯,非一般所能及。此序原稿已佚,右所录者,乃正明于残纸中捡得。谨就所能辨识者,摘录数段。虽首尾不相连贯,然于大师学术志趣,亦可略见一斑。同学中倘有存得原稿者,他日幸能发现,再行补入,不胜祷矣。

  佛弟子长白山黄正明志于闻思修慧之斋

三世因果-猎人钩葛的今世和前生

“若犯无邪者,清净无染者,罪恶向愚人,如逆风扬尘。”——《南传法句经》(恶品第125偈颂)

此一偈颂,是佛陀在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为一个自食恶果的猎人钩葛而说的。祗树给孤独园附近,有一个名叫钩葛的猎人,生性残暴又不通情理。一天早上,钩葛带了弓箭,领着自己养的一群猎狗到森林去打猎。猎人在路上遇见一位托钵的比丘,钩葛很生气的自语道:“今天要倒霉了,一大早就碰到一个光头,我看今天什么也猎不到了。”说罢很生气地往森林里走去。

比丘捧著钵到村子里走了一圈,找一个静处,将乞到的食物吃了,准备返回寺里。这边,钩葛在森林里猎了一整天,毫无斩获,气闷闷地带著猎犬往回家的路上走,谁知又碰上了这位比丘,不禁火冒三丈,大骂道:“我一大早就碰见你这光头,所以倒霉了,连一只小免子也没逮到,谁知回来又碰见你,不知又要倒什么霉了。”说罢就要叫他的猎狗咬比丘,要将比丘吃掉。

比丘赶紧说道:“有话好说,我并没有得罪你,你不要冲动啊!”钩葛哪管三七二十一,就放开猎狗。比丘只得赶紧脱身逃命,跑到一棵树下,爬了上去。钩葛的猎狗咬他不着,只得在树下徘徊绕圈子,对着树上的比丘狂吠。此时钩葛赶到,他说:“今天你跑不掉了!”随即拿起箭头向上猛刺比丘的脚底,比丘哀哀求饶。钩葛仍然不理,非得置他于死,不肯罢休。

比丘双手紧握树枝,两个脚底不停地闪躲钩葛的矛头,痛苦不堪。比丘身上的袈裟渐渐松了,终至落下,从头到脚将钩葛罩住,钩葛来不及挣脱。那些猎狗看到袈裟,以为是比丘,猛地扑过去,一下子将钩葛咬得动弹不得。比丘见状赶忙折了一根枯枝向猎狗们丢去,猎狗抬头看到树上的比丘,才知道它们咬了自己的主人,逃入森林。

比丘这才从树上下来,看见袈裟沾满了鲜血,钩葛已然一命呜呼,心中非常难过,他想:因为我的袈裟掉下的缘故,才使得猎人丧命。他怀疑自己是否犯了杀戒,因此来到佛前,将经过向佛陀禀告一遍。

佛陀安慰他说:“善哉比丘!你没有丝毫过错,那个猎人不应该伤害没有过错的出家人,他如此作为是自食其果,而且他不止这一世伤害无辜,前辈子也是。”佛陀因此又说了有关钩葛前世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个医生为人医病赚取医药费谋生。后来时运不济,病人渐渐少了,医生赚不到医疗费贫穷潦倒。有一天,这位医生到乡下,看到一群天真无邪的小孩在一起玩耍嬉戏,心里于是起了一个不好的念头:“我要是能让这些小孩都被蛇咬了,我就可以为他们医治而赚到很多医药费。”

于是他将小孩子们带到一棵树下,在树根的枯洞里有只睡着的蛇,蛇头露在洞口,看起来就像蜥蜴的头。医生告诉小孩子们说:“这是蜥蜴,你们抓来玩没关系。”小孩不知天高地厚,就依着医生的话捉住“蜥蜴”的颈部。谁知当他握住之后,才发现原来是只蛇,蛇身很快地缠住小孩的手肘。小孩非常害怕,情急之下将蛇往医生的头上丢去,这只蛇立即缠住医生的脖子,一口咬住医生的颈部,医生脸色发青,立刻中毒而死。

这个医生就是钩葛的前生。“比丘们!一个人如果常常做出伤天害理、伤害无辜的事,终究会果报还诸自身,自作自受的,就像逆风而起的灰尘,终究还是扑向自己的脸上。”佛陀为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若犯无邪者,清净无染者,罪恶向愚人,如逆风扬尘。”很多比丘闻偈已,当下都证得阿罗汉果,余者亦同沾法益。

友情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