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文集:略论善导往生净土的境界──「报土论」(谢路军)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谢路军
善导的净土思想中,往生境界论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善导讲的境界就是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众生念佛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是众生念佛往生的理想归宿。善导认为,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报土,而报土又与阿弥陀佛的报身有着紧密的联系。这里我们结合佛身论来论述善导的佛土思想。
隋唐时期,净影寺慧远、智顗、吉藏都曾对阿弥陀佛的佛身、西方极乐世界的佛土作出判释,认为阿弥陀佛是化身(应身),西方极乐世界是化土。善导反对这种观点,认为阿弥陀佛是报身,西方极乐世界为报土,众生通过念佛,凭借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皆可进入阿弥陀佛的报土世界。善导的这一看法,一方面是批驳净影寺慧远等人的结果,一方面也是吸收了其师道绰「凡入报土」论所致。
一、净影寺慧远等人的化土说
(一)净影寺慧远的三土说
净影寺慧远在《大乘义章》卷第十九〈净土义〉中解释说,净土里住有佛,也住有众生,他将净土分为事净土、相净土和真净土三类。这是中国佛教学者对净土的最早分类。净影寺慧远认为,事净土为凡夫所住,相净土为声闻、缘觉、菩萨所住,真净土是初地以上的菩萨和诸位佛所住。真净土又可分为真土、应土两种,真土指佛本身所住之土,它又分为法性土、实报土两种;应土指佛为了教化众生随机示现之土,又称为圆应土。
净影寺慧远认为,法性土、实报土和圆应土分别与佛的法、报、应三身对应。他比喻说,如果将法性土比之于「金质」的话,那么实报土就是美丽的金首饰,圆应土好像是由法性、实报所磨成的宝珠一样,珠能够映现万物,根据众生不同的根机,应现种种清净国土。净影寺慧远认为,阿弥陀佛并不是寿命无量,而是应身佛(1)。阿弥陀佛的净土,一方面是凡夫于烦恼中发菩提心,藉修行感得的世界,是事净土(2);一方面是指藉大悲愿力及其修行而得的世界,是真净土。从净影寺慧远的净土分类来看,他认为各类净土都是由业力所感而成,他的净土论贯穿着「心净则佛土净」的思想,主张阿弥陀佛国为「事净土」,众生完全可以凭自己的修行而往生。(3)
(二)智顗的四土说
智顗在《观无量寿佛经疏》中将净土分为「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四土(4)。这里的「凡圣同居土」,相当于净影寺慧远的「事净土」,也是应身土的一种,它又分为秽土和净土两种,秽土是娑婆世界,净土是极乐世界,这二者都是凡夫和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圣者共同居住的国土。「方便有余土」,也是应身土的一种,为声闻、缘觉及菩萨方便道者所住,位于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之外。此土的圣人,已证悟空假二观的方便道,断了四住惑(5),舍离了分段身(6),所以叫方便,但尚有无明的存在,还有变易生死(与分段生死相对),所以称为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又作实报土、报土,为初地以上的菩萨所生的国土,无有二乘(声闻、缘觉)。「常寂光土」,又作寂光土、法身土,是成佛者所住的国土。在智顗的四土说中,前三土是众生自业所感,后一土是唯佛所住。佛能入前三土中教化众生,所以四土可以配合佛的法、应、报三身。智顗认为,前二土是应身佛的应化土,实报土是报身佛的住处,常寂光土是法身佛所居处。可见,智顗与净影寺慧远的观点相同,也认为阿弥陀佛是法、报、应三身中的应身,阿弥陀佛净土是凡圣同居土。智顗认为,现实人间是秽恶土,极乐世界为清净土。众生从世间进入净土必须从观「心」做起,他在谈到《观经》宗旨时说:「今此经宗,以心观净则佛土净。」(7)即「心」净佛土就净,也同净影寺慧远的思想如出一辙,强调众生可凭自力修行往生净土。
(三)吉藏的五土说
吉藏在《大乘玄论》中说:「净土者,盖是诸佛菩萨之所栖域,众生之所归。总谈佛土,凡有五种:一、净;二、不净;三、不净净;四、净不净;五者、杂土。」(8)意思是说,净土是诸佛菩萨的居处,众生所向往归趋的地方。五种佛土中,净土指菩萨以善法化度众生,众生具受善法,修诸善缘所得的纯净土;不净土指众生造诸恶业的秽恶之土;净不净土指初是净土,后遇恶缘,造诸恶业,则净土变成不净土;不净净土指初是秽土,后遇善缘,造诸善业,则不净土变为净土;杂土指众生善恶二业俱造,所得的是净秽杂土。
吉藏认为,这五种土都是众生自业所感而成,应该称众生土,又因为佛有教化之功,而称为佛土。吉藏还说,在五种佛土中,「净土」又分为四种:凡圣同居土、大小同住土、独菩萨所住土、诸佛独居土。吉藏的说法,与智顗的「四土」只是名称有异,内容一样。吉藏在解释「凡圣同居土」时说:「凡圣同居土,如弥勒出(世)时,凡圣共在净土内住,亦如西方九品往生为凡,复有三乘贤圣也。」(9)可见,吉藏的净土分类继承了净影寺慧远、智顗的净土思想,认为阿弥陀佛净土,既是修行后得的报土,又是为教化众生而应现的应土,由此而将它归入「凡圣同居土」。
二、善导的「是报非化」说
善导针对净影寺慧远等人所谓弥陀净土为应化土的观点,提出了弥陀佛国「是报非化」的论说。善导这一论说的提出,从思想渊源上来看,直接继承和发展了道绰的「凡入报土论」的思想。因此,在论述善导的「是报非化」说之前,先简要介绍道绰的报土论。
道绰在《安乐集》中把佛身分为法、报、化三身。他认为,法身是无色无形、无生无灭的如来真身,化身是为教化众生而显现的佛身,报身是指净土中成佛之身,如清净佛剎的阿弥陀佛、宝德如来等。道绰引《大乘同性经》说:「净土中成佛者悉是报身,秽土中成佛者悉是化身。」(10)意谓西方净土是酬报法藏比丘的愿行而成就的国土。道绰据此认为,现在法藏比丘愿行已圆满,这样「现在弥陀是报佛,极乐宝庄严国是报土」(11)。道绰又说:「然古旧相传皆云阿弥陀佛是化身,土亦是化土,此为大失也。若尔者,秽土亦化身所居,净土亦化身所居者,未审如来报身更依何土也?」(12)这里的「古旧相传皆云」是指净影寺慧远等人的上述说法而言。道绰认为,把阿弥陀佛判为化身、弥陀佛国判为化土,是错误的。若这样的话,秽土也是化身所居,净土亦为化身所居,那么如来报身又依何土而居呢?因此,道绰强调,弥陀佛是净土中成佛,为报身佛,其土为报土。
道绰又说:「如来报身常在,云何《观音授记经》云:阿弥陀佛入涅槃后,观世音菩萨次补佛处也?答曰:此是报身,示现隐没相,非灭度也。彼经云:阿弥陀佛入涅槃后,复有深厚善根众生,还见如故,即其证也。」(13)意谓如来报身是常住不灭的,阿弥陀佛报身入涅槃是示现隐没相,因此经还说到阿弥陀佛涅槃后,根机深厚的众生都能看到他,这就证明他并没有灭度。
报身佛没有受胎、降生,为什么《鼓音经》又说阿弥陀佛有父母呢?对于这个问题,道绰解释说,阿弥陀佛同时具有法、报、化三种身份,在净土中出现的是报身,而秽土中示现的是化身,所以有父母、受胎、降生,如释迦牟尼佛,在净土中成就报佛,到了秽土则示现为化身,就有父母、降生等事。(14)
道绰还对摄论派主张的「别时意」说提出批驳。摄论派认为,弥陀净土是受用报土,为地上菩萨的生土,凡夫不能往生。在他们看来,凡夫往生只是「别时意趣」的方便假说罢了。「别时意趣」为四意趣(15)之一。「别时」,另外时间;「意趣」指意志之趋向,即内心的意向,别时意趣指如来以别时之意趣而说法。如说诵持多宝佛的名号,可得无上菩提,这是如来为了诱导懒惰、不乐意修行的众生,劝其修行的方便说法,并非今时就能得到;又如说众生仅由发愿,即可往生西方,也不是指今时可得。又比如依一钱而说可得千钱,非一日得千钱,而是要靠长期积累,将来才能得到。实际上这是说,凡夫念佛并不能直接往生西方净土。这种说法影响颇大,唐玄奘、窥基也无不以西方净土为别时意趣,所以劝人求生兜率。正如善导的弟子怀感在《释净土群疑论》卷二中所言:「自《摄论》至此,百有余年,诸德咸见此论文,不修西方净业。」(16)可见,由于《摄论》的「别时意趣」说,影响了弥陀净土思想的流传。道绰认为「别时意」说并非像摄论派理解的那样,以十念为现在世的因,要在未来世才能得果。他说:「今此经中,但说一生造罪,临命终时,十念成就,即得往生。不论过去有因无因者,直是世尊引接当来造恶之徒,令其临终舍恶归善,乘念往生,是以隐其宿因,此是世尊隐始显终,没因谈果,名作别时意语。」(17)「此经」指《无量寿经》。该经说一生造恶,临命终之际,具足十念,就可以往生西方。不是像摄论师那样把临终十念解释为在未来世得以往生的因,而是认为当下即能得往生之果,至于此果之因则在过去,佛在说法时隐去了宿因,这叫做「别时意语」。道绰发挥了《无量寿经》的原意,为凡夫往生净土提供了理论根据。
道绰在《安乐集》卷上还宣扬极乐之胜,兜率之劣的观念,文说:「一、弥勒世尊为其天众转不退*轮,闻法生信者获益,名为信同:着乐无信者,其数非一。又来虽生兜率,位是退处,是故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二、往生兜率,正得寿命四千岁,命终之后,不免退落。三、兜率天上虽有水鸟树林和鸣哀雅,但与诸天生乐为缘,顺于五欲,不资圣道。若向弥陀净国,一得生者,悉是阿毗跋致,更无退人与其杂居。又复位是无漏,出过三界,不复轮回。论其寿命,即与佛齐,非算数能知。其有水鸟树林,皆能说法,令人解悟,证会无生。四、据大经,且以一种音乐比较者,经赞言:『从世帝王至六天,音乐转妙有八重,辗转胜前亿万倍,宝树音丽倍亦然。复有自然妙伎乐,法音清和悦心神,哀婉雅亮超十方,是故稽首清净勋。』」(18)「阿毗跋致」,意为不退转。这是强调往生弥勒净土,不仅寿命有限,且会退转;往生弥陀净土,则寿命就与佛一样无量,绝无退转。因而,弥陀净土是远远超过弥勒净土的。
道绰把极乐净土作为报土,批评了以前净影寺慧远等人的化佛、化土之说,确立了弥陀净土信仰在大乘佛教中的地位。他为扩大弥陀净土往生的影响,提出了「弥陀净土,位该上下,凡圣通往」(19)的命题。他说:「今此无量寿国是其报净土,由佛愿故,乃该通上下,致令凡夫之善并得往生。」(20)这里突出强调了「由佛愿故」,即由于凭借阿弥陀佛的愿力,就能使有凡夫之善的人得以往生。道绰的这些观点直接为善导所继承。
善导在陈述弥陀净土「是报非化」论时,引用了有关经论作为论据。他在《观无量寿经疏》中指出,《大乘同性经》主张阿弥陀佛为报佛,其土为报土;《无量寿经》把法藏比丘说成是「酬因之身」,阿弥陀佛为报佛,其土为报土。善导又指出,《观无量寿佛经》中谈到第十四观上、中、下三品人临终往生时说:「阿弥陀佛及与化佛来迎此人。」善导据此解释说:「然报身兼化共来授手,故名为『与』,以此文证,故知是报。」(21)善导证明弥陀净土「是报非化」所引的三部经中,《大乘同性经》也被道绰引用过了,而善导又增加了净土主要经典「三经一论」中的《无量寿经》和《观经》来进行补证说明。道绰报佛论的理论根据侧重于弥陀在净土还是在秽土中成佛,而善导则强调阿弥陀佛为「酬因之身」,「以果应因,故名为报」(22)。对于《观音授记经》说「阿弥陀佛亦有入涅槃时」(23),道绰将之解释为「休息隐没相」,善导则说:「入不入义者,唯是诸佛境界,尚非三乘(声闻、缘觉、菩萨)浅智所窥,岂况小凡辄能知也?」(24)在此,善导强调阿弥陀佛入不入涅槃都是佛的境界,这种境界不是三乘所能窥见,更不是凡夫所能了知的。道绰、善导对弥陀佛入涅槃的看法有异,但都是为了证明弥陀佛为报佛,其土为报土。
善导也同道绰一样,对摄论派主张的「别时意」说提出批评。他在《观经四帖疏》中说:「别时意」者主张只有万行圆满具备,才可以成就菩提正果,仅念佛一行是不能成佛的,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善导认为,所谓成佛的万行其实就是念佛一行。如《华严经》中,功德云比丘对善财说,我于佛法三昧海中唯知道一行,这就是念佛三昧。由此看来,修习万行就是念佛一行。虽然仅此一行,但是却可以成就佛果,永远不会退堕。《法华经》中也说,一称「南无阿弥陀佛」,皆可成就佛道。这两部经与《摄论》有什么不同呢?善导认为,《摄论》中所说的称佛名号,只是求自己成就佛果,而《华严》、《法华》两经中的称名念佛不包括九十五种外道,因为九十五种外道之中没有称佛名号的,不管什么人但使称佛一声,都会得到佛的摄护而往生西方(25)。在这里,善导突出强调了万行归于念佛一行,只要称名念佛皆可得到往生,并且驳斥摄论师之「别时意」说,是只知道自己成佛不能兼及他人。
善导在《观经四帖疏》中又说:摄论师认为,唯由发愿得生安乐国与《观经》第十六观下品下生者十声称念佛的名号相似,都不能即得往生,如由一钱到千钱,多日积累才能得到,不会一日即得千钱。十声称佛也是这样,只会成为凡夫以后往生的因,不能今世往生。佛不过是为令凡夫舍恶从善,才假说往生,其实是不会即得往生的。善导针对这种观点,指出:《阿弥陀经》说,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称念其名号,一日乃至七日发愿往生,命临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前来迎接往生。既然有这样的圣教作为明证,为什么有些行者不相信《阿弥陀经》的说法呢(26)?善导认为,「要须行愿具足,方可得生」。而《摄论》是只讲发「愿」,没讲有「行」,这是它的一大过失,必须「愿行相扶」,才能往生西方。《观经》中所说的十声称佛名号,即是十愿、十行具足,「南无」是归命的意思,也有发愿回向的含义,念「阿弥陀佛」就是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愿行皆备而往生西方。(27)
善导继承道绰的思想,强调指明弥陀净土是报土的重要意义。他在《观经四帖疏》中说:「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28)「五乘」指人、天、声闻、缘觉、菩萨。这是说,阿弥陀佛报土是很难得入的,凡夫所以得入,完全是靠佛愿力这一强大外缘。善导认为,指明西方极乐世界为凡夫的最终归宿,这对凡夫的修持是极其重要的。他说:「或有行者,将此一门之义作唯识法身之观,或作自性清净佛性观者,其意甚错,绝无少分相似也。既言想象假立三十二相者,真如法界身,岂有相而可缘,有身而可取也?然法身无色,绝于眼对,更无类可方,故取虚空以喻法身之体也。又今此观门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明无相离念也。如来悬知末代罪浊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29)「方」指方位,此指西方。这是对《观无量寿佛经》第八像想观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30)意义的解释。善导批评说,用唯心论(唯识法身之观)或观念论(自性清净佛性观)解释阿弥陀佛及其净土是极其错误的。他说,既然法身无色,凡夫就无法直观,这就必须依靠使凡夫能够集中注意力的形相,也就是要「指方立相」,为凡夫指明方位(西方净土),树立形相(弥陀相好),以使凡夫「住心而取境」,集中心力修持往生西方极乐净土。那种离开具体形相的修持实践,犹如没有神通力的人,想在空中建造楼阁一样,完全是一种空想。善导强调阿弥陀佛净土是报土,而众生只有依持阿弥陀佛的愿力才能得以往生,其目的就是为了适应末法时代众生的根机和需要。可以说,善道的报土论是与他所宣扬的末法思想、「九品皆凡」的众生观、称名念佛的修持论等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转载自《法音》,2007年第04期 (总第272期)第18页)
注释:
(1)应身佛,又称应化身佛等,即佛陀之现身,是为了救济众生,应众生之根机(受教者先天之能力与性格)所显现的人格身。在此,净影寺慧远强调阿弥陀佛是在秽土中成佛的应化身佛。
(2)事净土,又称染净同居土、染净国。指人、天两道之凡夫,与声闻、缘觉之圣者同居之国土。如娑婆世界是同居之秽土,西方极乐世界则是同居之净土。
(3) 《大正藏》第44卷,第834、835页。
(4) 《大正藏》第37卷,第188页中。
(5)四住惑:指三界之一切见惑及思惑。
(6)分段身:即分段生死之身。为凡夫轮回于六道,所受各种不同果报之身。亦即寿命有长短,形体有大小等之差别、限度之身。
(7) 《大正藏》第37卷,第188页中。
(8) 《大正藏》第45卷,第67页上。
(9) 《大正藏》第45卷,第67页上。
(10) 《大正藏》第47卷,第5页下。
(11) 《大正藏》第47卷,第5页下。
(12) 《大正藏》第47卷,第5页下。
(13) 《大正藏》第47卷,第5页下、6页上。
(14) 《大正藏》第47卷,第6页上。
(15)四意趣为平等意趣、别时意趣、别义意趣、补特伽罗意乐意趣,由此四意趣可以概括一切佛意。
(16) 《大正藏》第47卷,第39页上。
(17) 《大正藏》第47卷,第10页上。
(18) 《大正藏》第47卷,第9页中、下。
(19) 《大正藏》第47卷,第6页中。
(20) 《大正藏》第47卷,第6页中。
(21) 《大正藏》第37卷,第250页。
(22) 《大正藏》第37卷,第250页。
(23) 《大正藏》第37卷,第250页。
(24) 《大正藏》第37卷,第250页。
(25) 《大正藏》第37卷,第149页下。
(26) 《大正藏》第37卷,第249页下、250页上。
(27) 《大正藏》第37卷,第250页上、中。
(28) 《大正藏》第37卷,第251页中。
(29) 《大正藏》第37卷,第267页上。
(30) 《大正藏》第12卷,第343页上。
人生故事:咸也好,淡也好(图文)老僧的一位老友来拜访他,吃饭时,他只配一道咸菜.老友不忍地问他:"难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
"咸有咸的味道."老僧回答道.
吃完饭后,老僧倒了一杯白开水喝,老友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这么平淡的开水?"
老僧笑着说:"开水虽淡,可是淡也有淡的味道."
是啊!咸菜的咸与白开水的淡就像我们在人生中遇到的不同情境与事件,在我们无力做出选择的情况下,命运安排我们什么,我们就享受什么好了!
漫漫人生路我们需要品尝各种滋味,需要体验各种心境,样样不可缺,样样不可少,这才是圆满的结局.
咸,指的是强烈的信念,炽热的情感,剧烈的痛苦,沉醉的痴迷.彻骨的孤独,狂热的爱恋......
淡,指的是轻松的自由,欣赏的生活,适当的沉默,细心的关怀,温和的知足,伟大的平凡......
超越了咸与淡的分别,才能真正品味到咸菜的好滋味与白水的真清甜,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领悟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