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人生如水坦然
生活不是战场,无需一较高下。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就会少一些误会;心与心之间,多一份包容,就会少一些纷争。
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和认知去评论一个人,判断一件事的对错。不要苛求别人的观点与你相同,不要期望别人能完全理解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观点。
人往往把自己看得过重才会患得患失,觉得别人必须理解自己。其实,人要看轻自己,少一些自我,多一些换位,才能心生快乐。所谓心有多大,快乐就有多少;包容越多,得到越多。
不要背后说人,不要在意被说。一无是处的人没得可说,越是出色的人越会被人说。世间没有不被评论的事,也没有不被评说的人。
别人的嘴我们无法去控制,但我们可以抱一颗淡然的心去看一切纷扰。心静才能听到万物的声音,心清才能看到万物的本质。
沉淀自己的心,静观事态变迁。与人相处,需要讲究方式方法。有些事,需忍,勿怒;有些人,需让,勿究。
嘴上吃些亏又何妨,让他三分又如何。人人都需要被尊重,人人都渴望被理解。水深不语,人稳不言。学会淡下性子,学会忍住怒气面对不满。
事事不能太精,太精无路;待人不能太苛,太苛无友。懂得退让,方显大气;知道包容,方显大度。
己之短,不可藏,越藏越短;己之长,不可扬,越扬越少。得意时莫炫,失意时莫馁。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衰,三分靠运,七分靠己,努力过就好,尽了心就行,结果不是最终的目的,过程的体会,才是最真的感悟。
凡事不求十分,只求尽心;万事不讲圆满,只求尽力。
有些事,努力一把才知道成绩,奋斗一下才知道自己的潜能。花淡故雅,水淡故真,人淡故纯。做人需淡,淡而久香。不争、不谄、不艳、不俗。
淡中真滋味,淡中有真香。心若无恙,奈我何其;人若不恋,奈你何伤。痛苦缘于比较,烦恼缘于心。
淡定,故不伤;淡然,故不恼。欲望是壶里沸腾的水,人心是杯子里的茶,水因为火的热量而沸腾,心因为杯体的清凉而不惊。当欲望遇凉,沉淀于心,便不烦,不恼。
不要嘲笑他人的努力,不要轻视他人的成绩。每个人的价值不同,无需对任何人不屑。在你眼中的无用价值,未必真的无用。不轻一人,不废一物。
以一颗谦卑心,看身边人;以一颗恭敬心,看身边事。
他人总有你看不到的优点,也总有你发现不了的价值,无需对他人的努力评头论足。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合理发挥自己的长处,好好学习别人的优点,才能更好地完善自身。
是是非非,纷纷扰扰,不看、不听、不想,就能心生清静。有时,烦恼不是因为别人伤害了你,而是因为你太在意。
有些事无需计较,时间会证明一切;有些人无需去看,道不同不相为谋。世间事,世人度;人间理,人自悟。面对伤害,微微一笑是豁达;面对辱骂,不去理会是一种超凡。
忍耐不是懦弱,而是宽容;退让不是无能,而是大度。“计较”生是非,“无视”己清静。愿人生如水坦然!
行佛所行,做佛所做
随着“人间佛教”的风起云涌,现在举世的佛教徒增加了。平时经常听到有人统计说中国台湾省的佛教徒有多少,世界的佛教徒有多少,但是总说虽然都是佛教徒,其中却有“信佛”、“求佛”、“拜佛”、“念佛”、“学佛”与“行佛”的不同:
一、信佛:
一般人信佛,刚开始仅止于表示不反对,承认自己是佛教徒,但是并不是真的认识佛教,对佛教的义理并不了解,也没有皈依受戒,只是觉得佛像很庄严,知道佛教很好,甚至因为父母是佛教徒,因此很自然的传承父母之教,只是一种文化的继承。
二、求佛:
有的人知道佛教很伟大,认为理所当然的佛祖应该会帮人的忙,因此平时虽然没有想为佛教做什么。但是,一旦遇到生病、贫穷、失意、失败、失业等人生困境时,就想到求佛帮忙。
姑且不管佛祖有无帮忙,但是有此希求之心,自己的佛祖会在心中增加力量。
三、拜佛:
有的人感觉佛陀很慈悲伟大,在他面前很自然的就会谦卑礼拜,表示恭敬。
有的人拜得如法,也能与佛接心,感到身心有一种轻安欢喜的变化,获得佛的力量、慈光加持,这就是信仰的升华。
四、念佛:
有的人刚开始念佛,只是随缘的念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观世音菩萨,慢慢念到感觉佛与自己同在,所谓“朝朝共佛起”,念佛心中就有佛,念到身心舒畅、清安自在、烦恼减少、心开意解,当然就会欢喜念佛。
五、学佛:
经过念佛,身心有了感受之后,再经师长指导,觉得应该要学佛。
所谓“学佛”,佛有慈悲,自己有学到他的慈悲吗?佛有智能,自己有佛的智能吗?
佛有愿心、忍耐,佛是无有执着、无有计较、无不放下,如果自己也能如佛一样无牵无挂、自由自在,这就是“学佛”。
六、行佛:
学佛如果没有实践,则“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因此,学佛之后,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慈悲喜舍,要行四摄法,要有六度万行,要“行佛所行,做佛所做”。
如果能够如佛所说的去实践,到了最后,即“我是佛”。
这就是学佛的最高层次。
佛教讲“解行并重”、“福慧双修”,都是说明:学佛不能只在义理上钻研,佛法要在生活中体验、印证,唯有透过自己力行,才能融入身心,成为自己血液里的养分,如此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文:星云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