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县放生步骤

时间:2022-11-22 22:32       来源: 未知

放生不是你想放想放就能放

这两天,全台湾都在心疼一只绿蠵龟。对它来说,被放归大海原本是“龟”生幸事,没想到放生它的人竟然穿透龟甲,挂了三块铁牌。这只绿蠵龟只要在海里游动,这些铁牌就会割伤它的后脚。原本健壮的它,因此后脚肿胀溃烂奄奄一息。这起事件也让台湾社会再度对“放生”争议展开讨论。放生这件延续了数百年的事情,为什么会变成坏事?动物保护组织会建议民众不要放生的理由又是什么?且听台湾专家现身说法。

乌龟和蛇最常被放生

绿蠵龟是台湾珍贵的保护类动物,将它放归大海这件事本来充满正能量。不过,当你看到它的龟甲上挂着刻有“合家平安”的铁牌,大概就会觉得如此放生实在是讽刺。其实在台湾,各种陆龟、海龟都是最常被放生的动物。今年4月,高雄莲池潭龙虎塔旁120多平方米的乌龟池,就因民众长期放生,池内乌龟从60只暴增到600多只。“龟满为患”的情况下,大多数乌龟龟壳斑驳流脓,为“龟瘟”所苦。

最近另一桩与放生有关的新闻,是有人到台中南势溪放生大量毒蛇,有位老农在自家菜园被咬伤,差点命丧黄泉。台中“立委”颜宽恒因此怒斥这些未经申请的放生者是“不肖分子”。其实,放生毒蛇在台湾也不是新鲜事。南投鱼池乡1989年前根本没有眼镜蛇,但现在每到春夏季节,超大的眼镜蛇就到处乱窜,捉都捉不过来。之所以出现这种事情,就是所谓“爱心慈善人士”的放生行为所致。

据台湾动物社会研究会的调查报告,台湾的放生活动大多数是寺庙主办。被放生的动物除了龟和蛇之外,通常还有各种鸟类、鱼类、青蛙和虾蟹等。不少动物原本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地生活,只因信众的“放生需求”越来越多,它们就被捕抓、运输、买卖再放生。在此过程中,动物伤亡几率颇高。

放生不应该脱离时代

台湾动物社会研究会主任陈玉敏告诉导报记者,“放生”是佛教精神中很重要的一环,它本来是一种善意护生的实践和落实护生理念的方法。但现代人对“放生”的意义缺乏深入的省思,容易造成“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的局面。陈玉敏认为,“放生”这个概念应当放在不同时代中进行检视。“放生”的做法或许在农业社会行得通,但放在当下,只会掉入现代商业操作的机制当中。“一捉一放,再捉再放,在这个产业链中,只会形成恶性循环。”

要改变放生带来的种种问题,首先需要转变观念,陈玉敏举例,有些人觉得买一万只鱼放生到河川当中,就是一种积德行善。“那何不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帮助维护好这条河川本身的生态平衡,河川里原本的几千只鱼,甚至是在这个河川系统当中的鸟类、虫类、植物,都是你在无形中获得的功德。”

与佛教机构进行沟通媒合,把信徒的善款转投入生态保护,也能避免放生带来的问题。这样操作,能够在保护好野生动物的同时,满足信徒的需求。另外,台湾也有一些佛教机构将善款捐给偏乡学生,让他们能吃上营养午餐,“这未尝不是一种现代化的护生方式”。

动物栖息地已到极限

台湾动物社会研究会2004年作了一个《台湾宗教团体放生现象调查报告》,引发了台当局和社会各界的重视。近年研究会又作了一次报告,根据研究会的调查,从2004年到2009年,台湾各地的小型宗教机构已经开始意识到,放生这种行为存在问题。但陈玉敏说,“政府”辅导宗教团体和改变民众观念都需要时间。台中、南投等地目前已有自治条例,对放生进行约束。

另一方面,近段时间来台湾放生“事故”频发,“说明动物的栖息地已经到承受的极限了”。陈玉敏告诉导报记者,这是一个大生态、大环境的问题。过去民众放生10000条毒蛇,可能不会看到什么后果,但现在放生10000条毒蛇,它们可能就会攻击人类。“因为大自然已经无力负荷,这才是每个真正有护生想法的人都应该重视的。”

网友:无知的放生等于杀生

最近,台湾媒体上频频出现与放生有关的争议话题。其实近年来,支持放生与反对放生的两派论战,在台湾社会几乎没有停息过。放生到底是积德还是“坑爹”,台湾网友各有说法。有人认为,放生对笃信宗教的人士来说意义非凡,不能要求宗教和信众放弃;也有人觉得应该“科学放生”,不要太“白目”造成生态浩劫;还有人认为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放生沦为商业操作,早已背离放生者初衷。

@Dorakey姜:放生海龟还要穿透龟甲挂铁牌,不是放生,这是杀生未遂。

@切格:应该立法禁止随意放生外来物种!每个地方如果都有人白目放生,那个地方的环境生态大概就危险了。

@toobird:买动物来放生,那就会有人盯上这个“生意”,专门去抓动物。这种事情现在见怪不怪,美其名曰放生,其实又哪有什么功德可言。

@全频带block:有人放毒蛇啊!这根本是危害公共安全吧,跟放生有什么关系呢!

@周云长:我也不赞成盲目放生或造成动物受伤害的放生,可是现实地说,放生这种事肯定不会消失。毕竟对宗教人士来说,这是宗教色彩浓厚的活动,要他们放弃很困难。

@停机问道:这就是人性的自私之处,为了“小我”的功德和救赎,可以忽视“大我”也就是这个世界的得失。你跟他们说可以去帮助流浪动物代替放生,他们也还是不能理解为什么不能随意放生。

@单人主角:我们一直在推广外来物种不能放生的道理,可是实在力不从心。

@Vihike:许多无知的放生,其实是在杀生。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与其盲目放生,不如多帮助身边的贫苦同胞,以慈心故,行放生业。

@若说是事:放生在于随时随地不伤害众生,而不是一种跟风起哄的形式

佛之一字参生死


人事音书,浮生经卷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法有云,万事万物,无形无相,皆如梦幻泡影,天地始于虚无,必将复归于虚无。

花非花,树非树,浮生万相,尽为虚幻。世间人之所以为万物色相所扰,心怀执念,而生贪嗔痴怨,七情六欲,皆是由障方生,一叶遮目,不能得窥浮生本源,人世真经。

六祖惠能坐禅悟道,曾留有诗谒:“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既然天生万物,本归虚无,又何况乎我们?

人之一生,屈指算来,不过六七十载,与这无尽苍穹,亿万宇宙相比,不过荒丘一砂砾,沧海一扁舟。

总有很多事我们无法得知,总有许多事我们亦无从改变,譬如我们无法知晓天地在用亿万年寿元在演绎一场什么样的悲剧,亦或是一场喜剧,我们无从预知明日未来会发生什么事,也无法改变周边人对自己的看法。

天地不仁,不断上演山崩潮涌,疾雷暴雨,寒风冷雪,它只俯看人间灾难,众生离苦,寂寥不语,无言以对。

天地大仁,又化艳阳祥云,暖风细雨,山岚瑞雪,制造缤纷四季,洞察世人欢喜,慈悲化雨,润泽苍生。

其实,是与非,对与错,都不是绝对。

天生万物即是虚无,对错是非又有何意义可言?

世间事,源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佛法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佛法亦有云:“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是什么?

有人信佛,说佛在佛心中,佛即众生,佛即天生万物,佛即无尽宇宙。

有人不信佛,觉得佛是迷信,世间根本没有佛。

高僧有言:“‘佛’,不是讲出来的,讲出来的东西不是真的‘佛’,而之所以还会留下那么多文字撰写的佛经典籍,是因为佛经只为把‘佛’不是靠讲出来的这个道理告诉给世人。”

“佛,不是讲出来的。”

并不是说,佛是多么高妙的智慧,只是阐释‘佛’与天地一样,本归虚无。

可言世间本无佛,也可言天地即佛,世间万物皆有佛性。

大即是小,小即是大,佛之所指,无形无相,无往无住。

世事浮海,人间几多变迁,佛法是能教会人走出浮沉人海,窥见广阔天地的法门。

佛法普度,世间人皆有佛性。

信佛,不是让你抛弃妻子,出家当和尚。

佛,是大慈悲,如同天地,寂寞无语,但若你受凡事所困,心中烦忧,只须换一种心境,学会放下执念,聆听无声梵音,可得半点佛心,心镜了无尘埃。

佛,度自度人。

有人常问,人活着是什么?什么能证明人活着?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这是人类永恒的一大命题,也是永远不会有真正答案的命题。

佛陀许会这样回答,人本就是无生无灭的,人活着只是为了活着。

佛陀似乎并没做回答,但换句话说佛陀已经回答了一切。

人活一世,诸事缠绕,勿须烦忧,何必自扰,心境了无尘,无处不自在。

随心所向,随遇而安。

无求无欲,无尘无垢。

不躁不火,不愠不怒。

任世间人毁誉,遭逆来而顺受。

人世音书,浮生经卷。我便作槛外人,坐观世事多沉浮,缘生缘又灭。

« 上一篇:静宁县放生流程
» 下一篇:平湖市放生寺庙

友情链接():
Baidu
map